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常见用药 > 常见用药 > 外科用药 > 正文
湿疹与药物治疗
www.yongyao.net  2006-3-4 22:20:2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属 IV 变态反应,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过敏原既可来自外界,也可来自体内,外界过敏原主要有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首饰、某些花粉、尘埃及动物的毒素、禽蛋、鱼虾、牛奶等异性蛋白;内部过敏原如体内病灶、肠寄生虫及某些代谢、内分泌或消化道功能失调等,其中约有 30% 因内部过敏原导致的湿疹患者有家族史。

  湿疹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
  起病迅速,好发于暴露部位,分布较广且对称。初始时为红斑、丘疹、继之发生水疱、糜烂、渗液,自觉有灼热及瘙痒感,常反复发作。

  慢性湿疹
  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所致,好发于颜面、耳后、肘弯、小腿、阴囊、肛门等部位。常出现浸润增厚斑片,表面干燥、粗糙、脱屑及色素沉着,边缘清晰,有阵发性剧痒,病程长。

  手部湿疹
  又名手部钱币状湿疹,多由接触外界物质引起。初始时双手指侧面及掌面受累,后蔓延至手背或手腕,呈圆形对称分布。在形态上有 2 种类型,包括手部钱币形湿疹和皲裂性湿疹,其中前者急性期为红色丘疹,有渗出或血痂,慢性期则掌心皮疹干燥、皮肤角化、肥厚而有瘙痒及皲裂症状,冬季症状明显;后者手掌有角化性皮损。

  皲裂性湿疹
  好发于手掌中心和鱼际部位,如指屈侧、足跟等。损害为角化增生,但无透明感,并有皲裂、脱屑、瘙痒、少汗的症状,其周边可见丘疹和丘疱疹,如皲裂较深时有疼痛感,病程缓慢,冬季症状可加重。

  婴儿湿疹
  俗称“奶癣”,通常在婴儿出生后 2 周到 3 个月始发。多见于颜面、额、头、四肢及皮肤皱折部位,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婴儿湿疹病因复杂,既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的外界因素,如营养失调、消化不良、环境、衣着不当等,其中外部刺激为诱发因素。湿疹患儿多具有先天性过敏性体质,约 70% 的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史。

  治疗湿疹的药物

  非处方药 
  口服用药:抗组胺药,可选用扑而敏、赛庚啶、特非那丁等;钙制剂;维生素 C 。急性严重泛发性湿疹或湿疹性红皮病患者,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婴儿湿疹首选苯海拉明。 

  局部用药:初发无渗液时,涂敷炉甘石洗剂;有较多渗出液或出现糜烂时,可选用 3% 硼酸溶液,无渗出液后可涂敷 40% 氧化锌油膏、呋喃西林氧化锌油、去炎松尿素膏;亚急性可选用 10% 氧化锌糊剂、 10% 黑豆馏油膏;慢性湿疹可选用皮炎宁酊,同时配合 20% 尿素乳膏。皲裂性湿疹宜先选用复方苯甲酸软膏或 10% 水杨酸软膏封包 2-3 次,待皲裂消失后,再改用皮炎宁酊。

                           资料来源:用药顾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