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关节炎患者能预知天气变化。她会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推开窗户,突然觉得自己肩膀疼痛,于是很肯定地宣布:“嗯,天要下雨了。”她并不孤独。天气影响疼痛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了。虽然人们相信疼痛与天气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是迄今为止,医学也没有找到足够的,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它。
大部分患者和研究者都认为降低的大气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气压降低通常是暴雨的前兆。气压降低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肿胀而引发关节疼痛。他们以放在低压房子里的气球为例,如果外面压力下降,气球里的空气就会膨胀。类似的,如果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也发生同样的变化,那么肿胀的组织就会压迫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神经对气压变化的敏感性很高,所以气压一点小小的变化它也能感觉到。”生理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州关节眼研究所所长,流行病学专家维德·佛莱希思说到。但是必须知道,这个过程只在理论上存在,因为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即使真的发生了肿胀,也是在很小的空间里发生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方法能够将这个过程证明出来。
天气与疼痛的关系还有其他的解释。一些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病人在雨天的时候会较平时沮丧,所以就觉得疼痛较平时更难以忍受。
这个心理学的解释可能会重塑人们的观念,它说明疼痛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或者天气对疼痛根本就没有影响。有科学家按照这一思路推及其他看起来紧密联系的现象,比如僵硬,会不会是因为阴天下雨,人变得沮丧,躺在床上的时间多,活动少,所以僵硬就更加明显了呢?
很多科学家同意这个解释,“如果你坚信天气和疼痛有关系,那就只能责怪上帝了。如果当气压降低,乌云出现,刮起大风时,你想你的关节炎就要开始复发了的话,它真的就会复发的”。在美国的调查显示,虽然有关节炎的患者在冬季从北方搬到温暖而阳光充足的南方后头几个月感觉很好,但是当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以后,天气变化让关节疼痛加剧的感觉又出现了。
另外,即使温暖的气候真的能让疼痛次数减少,也还要考虑其他问题,尤其是由于搬迁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这种不得不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说不定最后也会引起关节疼痛。所以,医生建议说:“既然天气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东西,还不如把精力放到那些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上去,比如服药,锻炼等等,为什么非得为天气担心呢?”
来源:当代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