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经常误把病毒指标转为阴性作为治疗追求目标,这种“转阴”意识应该淡化。广东有调查显示,人感染乙肝病毒后,随年龄增长,其乙肝表面抗原自发清除率达44.7%,近一半的乙肝不经治疗也能自然“转阴”,关键要做好定量监测。
所谓自然“转阴”,就是指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依靠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将乙肝大、小三阳自然“转阴”。记者采访了解到,医生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但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自然“转阴”一直是未知数,过去医学界也一直认为自发转阴率很低。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进行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e抗原阴转率为8-12%,10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自发清除率为8.6%,观察20年为25.2%,观察25年为45.1%,而79.5%的自发清除都发生在40岁之后。也就是说,40岁以上的乙肝携带者将有约一半会自发清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当然也有大、小三阳携带者发病成为乙肝患者。据观察得知,20年将有21.5%的人发病而成为乙肝患者,每年约有1.55%的发病率,但这些发病者在3年-20年以后仍可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自发清除,而自发清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人不会再发病。
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炯说,此研究提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对医学界和广大患者也有启示作用,乙肝千万不要乱治,大、小三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自然“转阴”率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对于肝功能正常的大、小三阳的携带者,更不主张过多用药,而应适当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或补充微量元素硒;肝功能不正常或肝纤维化改变的患者则需要抗病毒或抗纤维化治疗。
他说,乙肝治疗的目标并非“转阴”,而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断其向肝硬化发展,切勿盲目、过度用药。另外,乙肝自然“转阴”不是每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目标,要重视监测,肝功能和超声波检查是乙肝严重程度的风向标,定量监测表面抗原有助于医生判断能否实现抗原消失。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