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常见用药 > 常见用药 > 专科用药 > 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导致恶化的原因
www.yongyao.net  2008-8-21 14:27:21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危害性大、难以根治、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目前,我国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人数有四千万左右,男女发病比例1:2-4。患此疾病的病人,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不断加重的关节疼痛和畸形陷入“死不了,活不旺”的痛苦境地。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不死的癌症,活着的僵尸”。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感染性炎症为主,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对人体消耗大。西医认为类风湿与自身免疫反映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和疾病免疫过程有关联。中医认为与寒冷,潮湿,疲劳,创伤及精神刺激,营养不良有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病残废的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了整理,大致归纳如下:

一、未早期确诊:经多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凡患者出现近端指关节或掌指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关节晨僵者,在结合好发于青年女性居多特点,无论病期久暂,均应首先考虑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进一步相关检查,即使化验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正常,也要进行3-90天的观察,以利于早期确诊。但是,现在许多医生认为,检查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阴性就不考虑类风湿病,导致许多患者误诊,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等检查出结果的时候,病人已心力憔悴,苦不堪言。

二、未早期合理治疗:患病后, 一定要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纠正“此病无药治愈终身要残疾”等悲观失望, 丧失信心, 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失望心理, 树立必胜的信心, 早期诊断, 合理治疗, 不能急于求成, 不能半途而废, 更不能幻想一种神奇的药物或疗法在旦夕之间就把病治好,据调查,现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二种极端,一,有很大一 部分病人到医院一检查,就傻眼了,甚者神智异常,为什么呢,医生告诉他,你患的是不死的癌症,弄不好会残废的 ,并给开在药瓶上有明显注明治疗癌症的药回去服用。正是因为专家的虚荣和无赖将一个本可治疗的类风湿患者心里防线摧毁,给一个原本应健康的家庭蒙上了阴影,陷入痛苦不拨之中,失去最佳治疗机会。二,有不少病人一听说那儿有秘方,一吃见效,就相信了,马上就去看,殊不知该秘方就是激素药用胶囊装的,虽然暂时改善了症状,但停药后就会出现激素药反跳现象。加速了骨质的破坏,使关节提前变形,提前残废。经过多年临床表明,类风湿短期无法治愈,只有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争取在骨质未破坏的时候进行治疗,才是治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唯一保证 。

三、预防不够:(1)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不要卧居湿地等。另外,劳动或运动后,不可趁身热汗出未干便入水洗浴;有些职业是工作在水湿潮寒的环境中,如渔业、井业、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垫褥、被盖应勤洗勤晒,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劳动汗出,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净。(2)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鼻窦炎、咽峡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因此控制感染对预防类风湿与一定意义。(3)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避免过渡疲劳,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但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4)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本病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状态异常如精神受刺激、心情压抑、过渡悲伤而诱发;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会引起病情的加重。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对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重要意义。

四、锻炼不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应适当加强身体锻炼,刚开始时,做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锻炼,如练太极拳、保健操、跳健身舞等。以后做一些针对性比较强、活动量大一点的锻炼,如跑步,打羽毛球、打篮球等运动。此类活动的锻炼,可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畸形,不少病人只依赖某川药物和某部治疗方法,过多的休息而忽视了关节功能的锻炼,有的病人甚至以此为由,连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不敢做,也给和睦的家庭蒙上了阴影。加重了关节的僵硬和畸形,丧失了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除了锻炼外,日常的坐、立、走、卧等姿势也要注意。如患“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应睡硬板床,以保持脊柱挺直,可避免驼背的发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锻炼宜动静结合,以动为主。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相结合,以主动锻炼为主,切不可因关节疼痛而放弃锻炼,锻炼要秩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因本病是一种慢性过程,长期坚持才是走向成功应取的健康心态。

来源:39健康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