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常见用药 > 常见用药 > 内科用药 > 正文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概述
www.yongyao.net  2008-9-1 17:00:5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从病理学角度分析,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可以为原发者,也可以为继发者,与一些全身性疾病同时发生,如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有些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病变持续不退,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其主要病变是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1)光镜下: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伴基质增多。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晚期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内可有少数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病变严重者可引起系膜硬化。全部肾小球的所有小叶受累程度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基底膜正常,当系膜重度增生时,有时可见节段性系膜长入基底膜与内皮间的插入现象,有时可伴有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及球囊粘连。

(2)电镜下:可见除肾小球系膜增生外,系膜区等处有电子致密物沉积。重症病例可见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重症病例尚可见节段性系膜插入,肾小球基底膜基本正常,约1/4~1/2病例可在系膜区见到少量稀疏的细颗粒状和云雾状的电子致密物。

(3)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沉积物在我国最常见IgG和C3,在西方国家多为IgM和C3。

因此,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依据免疫病理表现,可分如下四类:

①以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及C3沉积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②以IgG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及C3沉积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③仅补体C3沉积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注:上述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有时也同时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④免疫病理检查阴性的肾小球肾炎病人。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可表现为肾炎症状,如血尿和镜下蛋白尿。少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一般预后较好,少数病例可出现肾功能障碍。因此,通过研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析,可以清楚认识到此类肾病病人的病情变化进展过程,对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指导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这一疾病病理角度进行肾病的规范有效治疗,可以将该类肾病病情得以良好控制,提升肾炎病人生活质量。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