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脂肪肝一般分两种类型,即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在我国,单纯酒精性脂肪肝很少见。多数嗜酒者常因营养失调、能量过剩、活动量少、生活节律性差或滥用药物等综合因素导致脂肪肝。一般认为每天饮酒80克以上,可对肝脏造成损害。每天饮酒160克的人中,40%有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发生。统计资料显示,脂肪肝发生率在饮酒者中明显高于不饮酒者,且发病率随着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而增高。非酒精性脂肪肝包含多种类型,主要有:
(一)肥胖性脂肪肝
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中度肥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75%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城市的中小学生超过20 %。值得重视的是,社会上肥胖人数正以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脂肪肝的防治不容忽视。
(二)糖尿病性脂肪肝
Ⅱ型糖尿病是引起脂肪肝的独立因素。研究者对糖尿病患者死后做尸检时发现,有1/3伴有脂肪肝。
(三)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过剩,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的人,常患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反之,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神经性厌食以及肠道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等因素会引起脂肪动员增加,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出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四)妊娠性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通常由于妊娠激素异常增多,肝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及其他组织迅速堆积而导致。
(五)药物性脂肪肝
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水杨酸制剂、三磷酸腺苷、某些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磷、氯仿、苯、砷、铅、银、汞等能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脂肪肝。
(六)高脂血症脂肪肝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脂血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七)中老年脂肪肝
进入中老年之后,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内脏功能退化,代谢功能下降,若活动及体育锻炼减少,体内脂肪转化为能量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形成脂肪肝。
(八)其他类型脂肪肝
先天性痴呆综合征、半乳糖血症、溃疡性结肠炎、肝炎、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引起的脂肪肝。
来源:中国肝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