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不同年龄须防不同的乳房疾病,你知道吗?
20岁:当心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起本病。
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肿块多发生于一侧乳房,常为单发,且以乳房外上象限为多见。肿块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不与周围组织粘连,无疼痛和触痛。其大小性状一般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肿块通常生长缓慢,不会化脓溃烂。
乳腺纤维腺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但并不意味着只要一发现腺瘤就需立即手术。一般来讲,如果发现患有乳腺纤维腺瘤时年龄较小,仅在20岁左右,尚未结婚,而且腺瘤体积很小,约1cm左右甚至更小,不主张立即手术。因为此时手术,腺瘤体积过小,且活动度较大,手术时不容易找到;而且未婚的年轻小姑娘,因为很小的腺瘤而手术,使乳房部皮肤留下了疤痕,影响了美观,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可以服中药治疗或不服药,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在观察过程中,腺瘤不停地在缓慢增长,已长至3cm左右,则宜考虑手术切除,如果在观察的几年中,腺瘤体积均无明显增大,仍可继续观察。直至婚后,准备妊娠之前,如果腺瘤在1cm以上,再考虑择期手术将其切除。如果腺瘤在刚刚发现时就较大,超过2cm,或年龄超过35岁,一发现就应立即手术。
30岁:当心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它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 而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30岁以上的女性中,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突出的临床表现,一是周期性的乳房胀痛,月经来潮前5~7天,乳房胀满疼痛,月经来潮后乳房胀痛缓解乃至消失,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但也有一些女性的乳房胀痛没有规律,不管什么时候都痛,这说明增生的程度要重一些。第二是乳房肿块,可以在一侧或是两侧的乳房摸到大小不等、质地较韧、界限不太清楚、活动度好的肿块,用手指按压可感到疼痛。在月经来潮时增大,月经过后又明显缩小。
乳腺增生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有少数的乳腺增生会恶变成乳腺癌,所以不能大意。
当症状较轻,仅有轻度经前乳房胀痛,乳房内散在细小的颗粒样结节,其病情不影响工作与生活时,可用乳罩托起乳房以缓解乳房胀痛,不必服用任何药物,每3个月至半年到专科医生处检查一次就可以了。当症状较严重而影响工作或生活时,则应视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手术等。
40岁:当心乳腺癌
乳腺癌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40~60岁。
乳腺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多数病人是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才来就诊的,肿块多发生在单侧乳房,质地较硬,界限不清楚,生长较迅速,肿块大多数没有疼痛,只有不足1/3的病人觉得有些不明显的刺痛或钝痛,肿块不随月经周期变化。部分病人可有乳头溢液。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综合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对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包括术前化学药物治疗、术后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用药安全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