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常见用药 > 常见用药 > 内科用药 > 正文
高血压患者过度降压危险大
www.yongyao.net  2011-3-17 13:26:45  来源:家庭医生报  责任编辑:lingling19860810
分享到: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坚持降压治疗,显然是必要的。但是过度降压危险更大,它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甚至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等急症发作。

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各组织器官的动力,它形成的压力和血液流速,促使血液畅通无阻地流向人体各组织器官,保障着组织器官的血液和氧气供应。

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而且承受长期高压会使血管内膜粗糙不平,胆固醇和类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这种情况下,如果降压速度过大,或在短时间内迅速降压,就会造成心脑肾等主要脏器的供血不足;甚至促使血小板、红细胞、纤维蛋白原聚集,形成血栓。

心脏缺血缺氧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脑缺血缺氧可造成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等缺血性中风。老年高血压病人,压力感受器不敏感,不能及时发现和代偿短时间内血压的大幅度下降;加之,心肌和大脑对血压下降的耐受性差,就更容易造成心脏和脑部的缺血。

有资料表明,低压低于70毫米汞柱的人群,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加;高压低于120毫米汞柱的人群,心肌梗塞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如果双侧颈动脉狭窄大于70%,高压最好维持在150毫米汞柱左右。长期高血压或已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宜缓,一般在2~3月内降压达标即可。高血压病人降压幅度也不宜过大,以高压降1/5~1/4、低压降到90~100毫米汞柱为宜。

更重要的是保持24小时血压稳定,如果24小时血压波动太大,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的几率越高、程度越重;反之,保持24小时血压稳定,能明显减少心脑缺血的可能性。高血压病人有浮肿时,要避免快速大量利尿,以防血压骤降,血黏度增高,造成缺血或血栓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