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健康养生 > 预防保健 > 正文
跑步的3个信号,出现就要立马停下!
www.yongyao.net  2018-7-26 14:27:51  来源:搜狐  责任编辑:cq江艳
分享到:

时下,夜跑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喜欢的一项运动了。尤其是对于白天忙着工作的上班一族来说,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方法。而且大夏天的,晚上跑步更凉快一些。跑步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人会因跑步而丧生。

远离运动猝死,你该了解的2件事

跑步导致猝死的例子已经有不少了,但这和早上跑还是晚上跑其实关系并不大,更多的在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跑步的时间、强度。

1

哪些人容易发生运动猝死?

一般来说,平时身体健康,没有什么不适的人群跑步是没有问题的;年龄较大、平时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群,运动需要格外注意,发生运动猝死的几率较高。但并不是说就不能运动了,而是需要选择更平缓、不那么剧烈的运动(比如步行、骑车、打太极等)。

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建议先做个体检,通过动态心电图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跑步。

另外,跑步也要根据自己当下的身体感觉来调整:如果当天白天身体状况不太好,感觉有胸闷、胸、头晕等不适时,晚上就不应该再运动了。如果在跑步时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这说明运动强度太大了,也应及时减少运动量。

2

运动时间和强度如何选择?

为了达到更好地减脂效果,有人觉得运动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如果每天如此,肌肉得不到恢复和休息,反而容易导致过度疲劳以及心理上的抗拒。当然,每周运动次数过少也不好,那就失去了减脂或是增强体质的意义。

建议大家每周保证3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量,可以选择每周运动3~5天,每次30~60分钟左右。用在跑步上也是如此,可以每次跑步30~60分钟,中途也可以放慢速度,跑5分钟走1分钟这样也可以,只要不彻底停下来休息即可。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

至于跑步的频率,要达到中等强度,可以以每分钟最高心跳不超过170减去自身的年龄,比如:如果你今年20岁,那么运动时最高心跳不超过150次/分钟;如果你今年40岁,那么心跳不应超过130次/分钟。

跑步时身体出现这3个信号,快停下!

胸部压迫感+运动后加重

胸部有压迫感,就是胸闷。它会在运动后(包括快走、上楼梯)以及情绪激动后加重。闷,多代表心脏供血不足——给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动脉出问题了。

严重胸闷,是冠心病的征兆。若是运动后胸闷缓解了,就不用担心,因为冠心病的胸闷一定不会在运动后减轻。另外,跑步时出现胸闷要尽快看医生,别以为休息一下就能好。

心悸、心慌

心悸、心慌,在激动、劳累时发作——这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平常人劳累也有心悸心慌感,但不会十分难受。跑步时,人处于应激状态,突然的心跳紊乱可造成猝死,这是心律失常猝死的原因。

但心律失常造成恶性后果的不多,造成猝死的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

无明显症状,但有先天性心脏病

还有的人,心脏存在先天性结构问题,绝大部分早期没有症状,平时也没觉得不舒服。如果担心跑马拉松出意外,就去心内科报一次到。找医生听诊,多数就能发现问题。

如有必要,可以做心脏彩超检查万一真有问题,仍然可以日常锻炼,只要不做高强度对抗性运动便是。

科学夜跑,做好这5点

夜跑前要吃半饱

如果一下班就空腹去运动,可能会因为血糖过低而没有力气,甚至晕倒。吃得太饱,会增加身体负担。

夜跑前,可选择吃些鱼肉等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吃些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运动前也要注意液体的补充,如汤、白开水、果汁等。

饭后一小时,再开跑

吃饱后马上跑步,很容易影响肠胃健康。建议,至少饭后休息一个小时再运动,夜跑时长一般在30~60分钟最好。

跑完后别胡吃海喝

胡吃海喝把好不容易消耗的热量,一下子又吃回来,而且吃也会影响睡眠建议吃些低热量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草莓、西红柿等。最好休息1小时后再吃东西,这样不会影响消化。

另外,运动时出汗比较多,也产生了较多乳酸,可以适当喝弱碱性的运动饮料。

最好在晚上10点前结束

运动会刺激肾上腺分泌,让大脑皮质神经元兴奋,并不利于入睡。一般而言,运动完至少要休息1~1.5小时,才能使身体恢复平静,迅速入睡。

安全最重要,尤其女性

不要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夜跑,跑步的时候别接手机,少戴耳机。

接手机、戴耳机听音乐,会导致无法专心运动,大脑得不到放松

尤其是戴着耳机跑步,会因分心听音乐而忽略路上的风险,并增加听力受损的风险。

夜跑除了选吸汗、透气的衣服外,外衣要避免深色系,最好要有可以反光的荧光标识。这样可以让路人或司机能够在远距离就发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