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合理用药 > 正文
警惕“吃出来的肝炎” 专家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www.yongyao.net  2022/9/7 21:4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cq江艳

7月28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肝炎日”。戊肝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消除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路上,一直被忽略的戊肝,逐步受到社会关注。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讲席教授梁晓峰表示:“虽然在我们国家戊肝发病数不是太多,但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尤其是对孕产妇的威胁比较大,而且没有治愈的办法,所以我们预防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与戊肝都有疫苗,希望通过预防接种来控制肝炎。”
 
  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世界肝炎日健康高峰论坛暨“肝炎防治——名医广东公益行”启动仪式》近日在广州举行。专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病毒性肝炎一共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五种类型,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慢性感染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肝炎急性爆发的重要因素。
 
  根据广东疾控的数据,多年来,广东省通过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病毒性肝炎防控取得了成效,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大幅下降。2020年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阳性率较1992年下降了96.7%。但乙肝仍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称,随着治疗药物的进步,丙肝的治疗效果已经获得改善,乙肝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让人们知晓自己是否已经感染了乙肝,明确感染后要规范治疗。”他说。
 
  侯金林表示,虽然在疫苗接种、母婴阻断上我国的成就显著,但广东作为人口大省,乙肝患者的存量依然庞大。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症状或特异性特征,发病方式较为隐匿,有时会长达几年或几十年,有较大概率可发展为肝硬化或症。
 
  根据广东疾控的数据,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但经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延缓和减轻肝脏损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通过对乙肝病人有效规范的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类的抗病毒治疗,死亡人数至少可以降低50%。
 
  据悉,如今,乙肝、丙肝筛查已经不仅局限于采集静脉血的方式。“在基层、社区,运用扎手指的简单方式,就能明确是否感染。一旦确诊筛查后,再经过专业的定量检查,由肝病专科给予专业的治疗、随访,将降低患者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侯金林表示,类似的快筛检查,往往10元左右就能明确诊断,在基层大面积筛查中具有意义。
 
  戊肝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就是饮食。就戊肝病毒来说,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或海产品,受污染的蔬菜水果,或者使用受污染的餐具,都有可能感染戊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彭劼教授在论坛上就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防治策略等三方面内容进行分享,提到广东一项统计分析19933例血标本中,戊肝阳性率为27.82%。全省各地区分布不均,以阳江市的阳性率最高。
 
  论坛上,彭劼称,接种的戊肝疫苗将为更多人群提供免疫保护,让更多人不再遭受戊肝病毒的侵害。(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