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常见用药 > 常见用药 > 外科用药 > 正文
海蜇蜇伤
www.yongyao.net  2006-6-13 16:15:19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门,为浮游生物。我国民间通常把大型水母(包括海蜇属的种类在内)统称为海蜇。常见的是海蜇和沙蜇,前者无毒,后者俗称麻蜇,有剧毒,是引起蜇伤的主要动物,此外,同属于水母纲的僧水母和白色霞水母也有剧毒。海蜇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沙蜇的生殖期在8—9月份,此时沙蜇的刺丝发达而有剧毒,因而是蜇伤人的高峰期。

  当海蜇刺丝刺人人的皮肤射出毒素后,毒素中的致痛物质立即作用于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觉,局部红肿,同时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出现咳嗽、喘息。对海蜇毒素敏感者有全身中毒和过敏反应,如发热、心悸、淋巴管炎、白细胞增多等。若中毒或过敏反应较重,可引起暴发性非心源性肺水肿,进而可致急性肺心病,这是造成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海蜇毒素还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溶血反应及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衰。

  [临床特征] 
  被海蜇蜇伤后皮肤被蜇处即刻出现红肿、片状红斑或荨麻疹样风团,严重者呈大片红斑或有“鞭打样”条斑,其间可杂以散在性斑丘疹,其上可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有的溃破成表浅溃疡,约10%的患者受伤肢体近侧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大型海蜇所致疼痛尤为剧烈。约1%被沙蜇蜇伤的患者在蜇伤后1—4小时出现全身症状。常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9℃)、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精神委靡,少数病例有恶心、呕吐、耳鸣、血压降低等,个别
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或暴发性肺水肿的症状体征。

  [非药物治疗]
  1.患者应立即上岸,将受伤皮肤暴露,用镊子将残留触须拔除。

  2.忙因海蜇毒液呈酸性,故可用碱性水溶液如1%氨水、5%~10%碳酸氢钠、明矾水、肥皂水等涂搽伤处,以降低毒性,也可用风油精、云香精等外涂,不要用热敷。

  3.如出现全身反应,应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抬高患肢并制动。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对进人人体的海蜇毒素,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其治疗原则是①对症治疗:如止痛、止痒等,以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②抗过敏治疗;及早防止过敏性休克尤其是暴发性肺水肿的发生。③重症抢救:一旦发现患者休克或有肺水肿表现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抢救。

  1.抗过敏治疗  及早服用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等抗过敏药,较重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lOml静脉缓注,或地塞米松lOmg肌内注射。可同时外涂氟轻松软膏、乐肤液等,剧痒者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注意事项
  (1)应尽快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治疗。
  (2)救治时主要抓住“三关”:
  ①早期气管插管,防止窒息,立即静脉注射氯胺酮lOOmg加地西泮(安定)lOmg,麻醉后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来不及气管插管者可行气管切开。
  ②早期大量使用东莨菪碱,大量使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东莨菪碱2~3mg静脉注射,每10—15分钟1次,视病情变化而增减用量和间隔时间;氢化可的松可用至1 000mg,加少量液体静脉输注。
  ③保护肾脏:抢救开始时即应留置导尿管以观察尿量、尿色,如出现血红蛋白尿,可给予5%碳酸氢钠100—200ral静脉滴注。可增加补液量,同时应用呋塞米(速尿)利尿,但应避免体液电解质失衡和肺水肿加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