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纯收缩压增高(>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正常(<90毫米汞柱)的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下列合适的降压药:
噻嗪类利尿剂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氯的再吸收,增加钠、氯的排出,减少血容量和心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不但降压有效,而且还能升高血钙,防止骨折,尚可减轻小血管硬化,价格便宜。但是使用较大剂量的利尿剂,有代谢的副作用,如血钾、血镁过低,血糖、血尿酸、血肌酐及血脂升高等。
因此,伴有糖尿病、痛风、肾功能不全及高脂血症的病人要注意,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用,每日6.25—12.5毫克(每片25毫克),并及时补钾。另外,还有一种利尿降压剂称为吲哒帕胺(寿比山),它除有利尿作用外,还具有钙离子拮抗剂作用,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而降压,也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每晨口服1片(2.5毫克)即可。长期服用除偶可致低血钾症外,无其他明显副作用,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的首选降压药。
钙拮抗剂 是通过高度选择性拮抗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内流,抑制血管收缩而使血压下降。对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病人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目前常用的有二氢吡啶类中的短效的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口服5毫克,每日3次,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每次30毫克,每日1—2次。中效的非洛地平(波依定),每次5毫克,每日1—2次。长效的氨氯地平(络活喜),每次5毫克,每晨1次。非二氢吡啶类的维拉帕米(异搏定),每次40毫克,每日3次,或维拉帕米缓释片,每次120—240毫克,每日1次,地尔硫(恬尔心),每次30毫克,每日3次,或地尔硫控释片,每次90毫克,每日1次。由于它们对心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心功能差的高血压病人,最好选用络活喜。络活喜较硝苯地平更为安全,对早期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或左心室肥厚的病人,长期服用钙拮抗剂有较好的逆转作用。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等可能会引起心跳加快、头痛或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维拉帕米、地尔硫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因此,对心动过缓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滞β—受体而减慢心率,使心排量降低而起到降压作用。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心肌收缩力减退,窦房结功能低下,故需谨慎使用。尤其对原有心功能不全和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以下的病人,或患有哮喘的病人也不宜使用,常用的有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口服每次12.5毫克,每日2次,或比索洛尔(博苏),每次5毫克,每日1次。特别适用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后作为防止再梗死的二级预防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为血管紧张素Ⅱ,使产生升压物质的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致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降低血压。对有早期糖尿病肾病伴有收缩期高血压的病人,以及对有左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者宜选用转换酶抑制剂,如短效的卡托普利(开博通),每次口服12.5毫克,每日2—3次,或中效的依那普利(悦宁定),每次5毫克,每日2次,或长效的贝那普利(洛汀新),每次10毫克,每日1次,或福辛普利(蒙诺),每次10毫克,每日1次。虽然它们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但对肾功能不全或骨性高血压病人仍应慎用。另外,可致剧咳、高钾血症或偶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应予注意。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不易耐受的病人,可选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每次50毫克,每日1—2次,缬沙坦(代文),每次80毫克,每日1—2次,或依贝沙坦(安博维),每次150毫克,每日1—2次。偶见有高钾血症。 (2006.07.26)
来源:中国健康网
- 2007.04.12
- 2006.09.01
- 2006.08.23
- 200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