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常见用药 > 常见用药 > 专科用药 > 正文
环境比遗传更致癌
www.yongyao.net  2008-4-17 14:20:49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通常,人们将有害物质按其毒理作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像毒物那样损伤人体细胞或诱发细胞凋亡,使人患上疾病甚至致死;另一类是攻击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通过引起DNA变异而永久性地改变遗传信息。前一类叫做有毒物质,后一类则称为致癌物质。

但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却远非如此简单。就有害物而言,还有一类,不妨称做“第三者”吧,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毒物质,也不属于致癌物质。换言之,这“第三者”既不会使人有生癌的危险,也不会使人中毒而丧命,名字叫做“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源于人类活动包括现代文明生产方式,故又称为产业新公害。这是一类化学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起着类似于激素那样的作用。目前已知其至少已接近300种之多。列在这张黑名单上的主要有:二恶英(由含氯塑料不完全燃烧、纸浆漂白以及汽车尾气等产生)、多氯联苯(用于电器产品和其他塑料制品的原料)、邻苯二甲酸酐类(用于碳酸脂树脂、双酚A、塑料增塑剂制造)、己二酸(用于润滑油添加剂制造)、海洋防污涂料、氯丹、水银、DDT以及含氯农药等,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到了“无处不逢君”的地步了。

危害知多少

环境激素是如何危害人类的呢?环境激素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合成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后,或伪装成激素与体内的激素受体相结合,“欺骗”人体,向人体细胞发出错误的指令;或设法占据激素受体,使出浑身解数来阻止受体与激素结合,使激素信息无法传递,导致细胞活动因信息中断而发生紊乱。简单地说,环境激素的攻击目标是激素——人体内通讯系统中奔走不息的化学信息。由于这种攻击作用是隐性的、缓慢的,欺骗性极强,故而危害也最大。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一是人类生殖方面。最近,日本东京大学公布了一份日本男性精子的调查报告,研究人员调查了该校134名男生的精子数量、浓度、活动比率与形态等四项指标,结果全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仅有10人,全部被调查者的精子浓度平均值比20年前下降了一半多。可以说,环境激素是削弱男性生育力乃至造成不育的元凶之一。

二是致畸作用。育龄女性遭受环境激素的污染后,生育畸形胎儿的可能性大增,受害最大的是3-8个月的胎儿。不难看出,环境激素的险恶之处就在这里:严重危害下一代乃至下几代的健康、生殖、发育和生存。美国科尔伯恩博士将此“罪行”形象地称为“我们被偷走的未来”。

三是降低免疫作用。日本北里研究所的专家坂布贡等的研究显示,环境激素,即使只有少量,也会给人体免疫系统带来消极影响。主要是抑制T细胞的成熟,可能导致诸多自我免疫性疾病临身,另外还能降低淋巴细胞的反应能力和巨噬细胞的战斗力,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

来源:人口计生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