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频道 > 中医中药 > 中医诊疗 > 正文
中医药:怎样更加亲近年轻人 政府应强化引导
www.yongyao.net  2008-10-27 13:47:35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正在本市进行。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参观中医药名店、名企,还是社区广场上的义诊、咨询,都以老年人为主。中医药怎样更加亲近年轻人?

借鉴京剧推广经验

在“中医中药中国行”上海市活动启动仪式上,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冒着细雨,向市民赠送他的新著《实用中医临床诊治备要》。

年近九十的颜老说,中医要继续发展并不断光大,必须不断扩增群众基础,让年轻人乐于亲近、接受。但中医的经典阐述都以古籍的形式保存,年轻人不易接近,中医药独特的表述方式和话语体系,也让他们觉得“玄”。因此,中医药在科普推广中,应当更注重用浅近的语言、生动的形式。可以借鉴京剧的经验,不能局限于医院这个“舞台”,而是要多下社区,直接为群众包括年轻人服务。“中医本来来源于生活,只有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年轻人才不会觉得中医‘遥不可及’。”

从“治未病”入手

从“治未病”入手,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特长,是让年轻人亲近中医药的一个途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王文健教授说,中医强调建立“中庸中道中和”的平衡状态,其整体观念关注人而不是病,尤其重视“治未病”。“此次神七上天,身体素质非常好的航天员也采用中药调理,即是基于人体面对异常环境会发生不平衡的原理。”

现在不少年轻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代谢综合征和中心肥胖也很普遍。随着宣传的普及,他们越来越注意预防保健,而中医药在调理亚健康状态,预防向疾病发展方面,具有比单纯西医方法更好的疗效。

政府强化引导

近年来,上海的膏方量每年递增10%以上。而据统计,冬令进补的人群已由过去80%为老年人,发展为一半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年轻市民自掏腰包配膏方,说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已开始赢得年轻人的心。“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继续发挥推动作用。”市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处负责人说。

据介绍,“治未病”工程年初在上海启动,首批基地曙光、岳阳医院已为5000多人建立了基于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档案,第二批基地也即将在华山、长海等医院建立。“治未病”还向社区扩展,如长宁区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的“治未病”门诊。条件成熟时,还将推出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治未病”的受益面。

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