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型和浸渍糜烂型脚气往往易于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自身敏感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及合并症。
(1)身体其余部位皮肤癣菌感染:由于长期患足癣或者因手搔抓后的自体接种,足癣患者可合并有甲癣、手癣、体股癣等。合并甲癣时,甲板浑浊,不透明,呈云雾状、污渍状,表面失去光泽。甲板下角质堆积使甲肥厚,甲板皮坏而致表面凹凸不平,甲板下增厚的角质脱落后使甲板与甲床分离,同时由于角质堆积及致病真菌不同可使甲呈白色、黄色、灰色、褐色,甚至黑色等不同颜色。手癣的临床表现与足癣基本相同。合并有体股癣时,可见了有典型的呈环状向周围扩散的皮损,边界清楚,略隆起。可由粟粒大小红色丘疹、小水疱及鳞组成,中央皮疹趋于消退,可有脱屑及灰褐色色素沉着斑,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
(2)细菌感染:此时局部分泌物增多,并且可出现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红、肿、热、痛。如果没有及时适当抗炎治疗,则可能会出现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窝织炎等。
①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中医为“红线疹”,经是因为化脓菌从破损的皮肤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表现为足癣发生感染的原发灶上部的皮肤出现一条红线,并很快延伸。好发于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临床表现为急性经过,好发于小腿内侧。开始时,在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快就有一条红线由小腿迅速向窝或腹股沟方向发展。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红线较粗者,病情较重,如果不消散,受累淋巴结渐渐会化脓、溃破。急性发病期,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常增高。
②丹毒。丹毒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炎症。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称为“流火”。它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中型或细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发病后,扩展迅速,有高热、畏寒、头痛、关节酸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皮疹开始为红肿、发硬、有灼热感的斑片,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的损害,按之褪色,并有压痛。皮疹边缘稍高起,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向外蔓延时皮疹中央的红色逐渐消退,变成棕黄色并有轻微脱屑。患部皮肤有肿胀、发热的感觉,表面紧张而有触痛和光泽。有些患者受累的皮肤可发生含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水疱或大疱,称作水疱性或大疱性丹毒。症状极严重时,患部可发生坏疽而成为坏疽性丹毒。经过数日后,皮疹不再扩展而开始消退,体温也随之下降。以后皮疹及体温均恢复正常,遗留轻微的色素沉着及脱屑而愈。但是有些严重病人由于细菌的扩散及毒素的作用,可发生心肌炎、肾炎等内脏病变,甚至败血症而导致患者死亡。在体温增高时,白细胞总数可增高到20000个/毫米3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可达80%-95%。
③蜂窝织炎。中医称瘭疽,一般为继发链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这种病变可发生在皮肤较浅的部位,也可发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间的较深部位。感染局部有红、肿、热、痛,皮损处色暗红,边界局限不清楚。如果病变部位较浅,组织较疏松,肿胀明显而疼痛较轻;病变部位较深、组织致密的,则肿胀不明显而疼痛剧烈。非常急性的病例可出现大疱,不经治疗炎症症状迅速加重,局部可化脓或出血坏死,甚至坏疽。病人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常增高。
(3)癣菌疹:是指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在病灶外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过敏反应。癣菌疹的发生与局部癣病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局部炎症越明显,发生癣菌疹的可能性越大。故浸渍糜烂型及水疱型足癣相对易发生,并且癣菌疹的发生与致病菌的种类有关。石膏样毛癣菌等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的足癣易引起癣菌疹,而亲人性的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的感染一般不引起癣菌疹。癣菌疹的发生和病情轻重与患者个体的敏感度及过敏反应的强弱成正相关。癣菌疹有多种表现,可表现为:
①汗疱疹型。发病急,在手指两侧、手掌或足跖等处发生绿豆大小的厚壁水疱,水疱内充满浆液,可分散、或集簇。水疱周围无红晕,一般不融合也不扩大,分布对称。数日后不疱干枯形成点状脱屑。水疱可反复发作,自觉剧烈瘙痒。多见于夏季。原发病灶多为浸渍糜烂型足癣。
②丹毒样型。皮损为丹毒样红斑,一般不硬,边缘鲜明,比较规则,不痛或稍有痛感,无淋巴管炎。一般无全身症状。损害多见于小腿,可发展致下肢上部,有时有多片红斑,中间隔以正常皮肤。见于患严重足癣的患者。
③丘疹型。为突然发生的集簇性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须疹。多发生于四肢或泛发于全身。
④湿疹型。突然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大片红斑、丘疹、小疱等多形性皮疹的湿疹样损害,分布对称。
——导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