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15克、人参5~1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煮扁豆,将熟,入米煮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渗汁对入调匀即可。
用法:空腹服,每日2次。
功效:益精补肺,健脾止泄。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
二、大枣木香汤
原料:大枣20枚、木香6克
制法:大枣去核文火先煮1小时,后入木香再煮片刻,去渣温服。
用法:每日2次,温服。 功效 健脾和胃,燥湿止泻 。
三、豆蔻饼
原料:肉豆蔻30克、面粉100克、生姜120克、红糖100克
制法:先把肉豆蔻去壳,然后研为极细粉末,生姜洗净后刮去外皮,捣烂后加入冷开水约250克,然后绞取生姜汁;将面粉同肉豆蔻粉末以及红糖,一同用生姜水和匀后,如常法做成小饼约3 0块,然后放入平底锅内,烙熟即可。
用法:每日2~3次,每次嚼食1~2小块,直至痊愈。
功效:温中,健脾,消食,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腹泻或受凉后所致的水泻。
宜忌:对小儿热痢和湿热泻不宜选用。
四、芡实山药糊
原料:芡实500克、山药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
制法:先把芡实、山药一同晒干后,放入碾槽内碾为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糖一并拌和均匀,备用。用时取混合粉适量,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加热烧熟即成芡实山药糊。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空腹食用,每次用混合粉50~100克,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体虚羸弱者。
宜忌:患小儿急性肠炎、菌痢腹泻者忌用。
五、茯苓大枣粥
原料: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
用法:服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
宜忌:腹胀及小便多者,不宜用。
六、糯米固肠汤
原料: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白糖适量
制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
用法: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
功效: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
来源:用药安全网(作者: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