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3名美国科学家以染色体端粒和端粒酶研究拿下了2009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研究表明:染色体端粒的长度与人的衰老有关。人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些,当端粒短得不能再短时,细胞就不能再分裂而死亡。
50岁以上烟民最应当心
研究发现与染色体端粒长的人相比较,端粒短的人群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两倍,研究还发现有降低“坏胆固醇”作用的他汀类药物可以减缓端粒的磨损速度,起到保护端粒的作用,从而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染色体端粒长度是中年高危男性未来发生冠心病事件的预测因子,这些人将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最多获益。 “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使寿命缩短在英国的一项40年的随访调查中也被证实。
此项研究明确指出:50岁以上的人如果同时具备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三个因素,平均寿命将比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缩短10年,原因是他们晚年诱发心脏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更高。
高危人群定期测血脂
虽然人们早就知道中老年人胆固醇水平升高不是件好事,但是把胆固醇和寿命的关系这么明确阐述出来还是第一次。研究成果提示,关注胆固醇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特别是年龄超过45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三大高危人群最好每3-6个月就检测一次血脂,因为“坏胆固醇”对这些人的危害更大,化验单显示结果“正常”并不意味着高危人群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控制更为严格,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应该比健康人的正常值更低些。
假若胆固醇水平控制不佳,体内过多的“坏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小米粥样的斑块,这被形象地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日积月累,经过几十年的沉积,会使动脉变得更窄,血流减少,其中不稳定的斑块随时会破裂、脱落,造成动脉阻塞,引发中风和心梗。从高“坏胆固醇”到心脑血管病的进展过程非常缓慢,患者往往没有症状,一旦发生心梗和中风,却会在几分钟之内夺去人的生命。
化验单上,LDL-C就是“坏胆固醇”,上述三大高危人群的数值不能超过100mg/dl或2.6mmol/L。一旦发现胆固醇升高就要引起重视,在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比如适当增加运动量,少吃油腻食物,生活规律等。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