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CRF)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病的进行性发展至肾硬化(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损害、尿毒症。只有肾单位滤过率严重下降和肾单位数目明显减少时才会导致临床上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因此慢性肾衰竭起病多相对隐匿,患者通常以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某一表现就医,如医师不仔细调查患者的病史,或患者对自己的病史不清,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临床上必须足够的认识,肾病患者也应提高警惕才能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石家庄肾病医院以2008年1~3月份接治的70例肾衰竭误诊患者情况为例,提示如下。 误诊情况: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28例,原发性高血压12例,缺铁性贫血14例,急性左心衰10例(其中冠心病心衰4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肺炎4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
肾衰竭误诊患者情况分析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肾衰竭时多数患者仅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临床医师如果不对患者认真仔细检查,常常容易误诊。误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的进行胃镜检查。有的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消化系统症状是CRF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毒素作用,患者消化道可发生水肿、炎症、糜烂等,患者可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些患者还可出现消化道溃疡。由于CRF出现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早期无法与消化系统疾病鉴别,临床医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进行认真分析,疏忽大意,造成误诊。如患者发现贫血及尿常规异常,但临床医生归结于消化道出血的结果,不进行常规的生化检查,结果造成长时间误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每一个临床症状及每一个异常实验室结果不应轻易放弃,认真分析。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对CRF有警惕性,对有明显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检查肾功能。
缺铁性贫血,贫血是CRF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 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一般当肌酐清除率降至3oral/(min?1.75m)体表面积时,血色素开始下降,并随肾功能进一 步下降而降低,患者可表现为活动能力减退、易疲乏、食欲减退、失眠、抑郁、认知障碍等多系统症状。误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中有2例曾去专科医院行骨穿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造成误诊近1年。当患者出现某一临床症状时不寻找病因,只局限于某一部位的检查。对患者表现的一些有诊断价值的症状未进行认真分析,从而遗漏了可能确立诊断的重要线索,造成患者误诊。如患者已表现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而不进一步检查造成误诊。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CRF的常见并发症,80 ~90 的终末期肾衰患者都伴有高血压。误诊为原发高性血压的患者,误诊的原因主要是临床医师发现高血压的同时未行尿常规检查,未首先除外继发因素造成的高血压,造成误诊。因此临床医师当发现患者高血压时应首先查肾功能。广大患者如果有此类症状,久治效果不理想时,也要能够想到及时到肾病医院或科室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肾衰治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