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俗称百足虫,腹背约有20个体节,每一体节有一对足,其第一对足为钩状的毒足,又称尖形腭牙。毒足的钩状端有毒腺口,可以排出毒汁。蜈蚣通常仅在被骚扰时才咬人,咬人时,蜈蚣将毒足钩进人的皮肤,并注入毒汁。
蜈蚣毒汁的成分与蜂毒相似,呈酸性。毒汁进入人体后,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和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变性,血管通透性增高,使组织充血、水肿,甚至坏死,并可出现淋巴管炎。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抑制作用。蜈蚣蜇伤后,一般只有局部反应,但对于曾有蜈蚣咬伤病史者或过敏体质者,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临床特征]
伤口部位疼痛、红肿,皮肤出现水疱甚至局部坏死,被蜇伤的肢体可以出现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偶尔可以出现昏迷以及过敏性休克。
[非药物治疗]
1.若伤口在四肢部位,可在近心端用止血带结扎,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也可以用绷带将伤肢全部紧缠,并用夹板固定肢体,延缓毒液移动。
2.若伤口在躯干部位,将伤口消毒后做“十”字形切开,用口吸或用火罐拔出毒素。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1.伤口用弱碱性的肥皂水、3%氨水、5%碳酸氢钠溶液等冲洗。
2.伤口周围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可减轻疼痛症状。
3.口服或外敷蛇药片,也可用半支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鱼腥草等中草药,取鲜叶捣烂外敷红肿之处。口服抗组胺药物,以减轻皮肤及全身过敏反应症状。
4.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通过输液、使用利尿药等措施促进毒素排出。可口服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地塞米松lOmg+维生素C 2.0g静脉滴注。
5.有过敏性休克者,应采取抗过敏、抗休克措施。
6.注意事项是对中毒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实施系统的治疗。
相关新闻
- 2008.10.23
- 2008.05.09
- 2006.09.07
- 2006.11.08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