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腥草注射剂的副作用报告8年前已有
早在1998年就有鱼腥草等几种注射液的副作用报告,为何到现在才叫停?对此,国家药品副作用检测中心武志昂表示,监测和发现副作用需要一个过程。他解释说,副作用就是指正常合格的药品在上市以后,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和这个治疗作用无关的或者意外的伤害。针对这个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认对中药的毒副作用重视不足,同时强调,叫停"问题药"需要一个过程。
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表示,药物在人身上的过敏反应积累不超过500例,就可以进入到流通环节,"这是国家的规定",而鱼腥草等几种注射剂从1998年以来共有222例严重副作用报告。
副作用机理仍不清楚
"鱼腥草事件"不仅暴露出临床试验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了原来大家不太在意的中成药或者中药的毒副作用。对此,国家食品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药品评价处处长颜敏明确表示:"站在我们的角度我觉得是对的。"
颜敏强调,近两年来,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对严重副作用的紧急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颜敏表示,根据国家副作用监测中心监测到的数据和相关文献,"这样严重的伤害跟鱼腥草这类注射剂的关联性,已经相对比较明确了。"但同时他也承认,对副作用产生的机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太清楚这里面的问题。"
专家建议:中药应尽量口服慎注射
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从事医疗工作已经超过44年,在访谈中,他提出了使用中药的三条原则。
首先,能使用汤药的尽量用汤药。"汤药辨证论治,针对性好,要用成药等于买现成的衣服,针对性就差一点。"能口服解决问题的尽量口服,"口服安全啊,很少有副作用。"最后一条原则是慎用注射剂,"当肌肉注射不解决问题需要抢救时,万不得已的时候再用注射剂,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静脉点滴,这个原则要掌握。"
周超凡强调,使用注射剂时,首先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副作用中心通报过的我都不用,能不用注射剂的尽量不用。 (2006.10.10)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