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进口药说明书多“报喜不报忧”
www.yongyao.net  2007-3-1 11:52:1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近日,一则“头孢曲松钠与含溶液同时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并已有死亡病例”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修订头孢曲松钠说明书中的警示语和注意事项。据记者了解,目前本市的头孢曲松类药品说明书符合国家食药监管局要求。 

 

然而,记者在昨天对药品说明书的调查中却发现,这种用于标明药性和使用方法的“药品身份证”存在着小包装说明不全、进口药说明内容有所“省略”、文字均以术语表述等问题。专业药剂师提醒患者,服药须遵医嘱,不应随意使用进口药物。 

头孢曲松药品说明书须有警示语 

 

昨天记者走访本市各大医院发现,头孢曲松类药品说明书符合国家食药监局要求。据悉,去年1030日,市食药监局就曾发布“切勿将头孢曲松与含钙溶液混用或同时给药”的警示,并且向本市医疗机构专门强调该配伍禁忌。同年11月,市食药监要求本市药品生产企业在该药品说明书中注明这一内容。 

 

据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表示,国家食药监此次发布的修订通知是专门针对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厂家的,主要提醒医疗机构在使用头孢曲松钠补液时,不可与含钙溶液同时使用,同时要求药企对该药品说明书增加“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的警示语。

 

说明书“入乡随俗”不提副作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进口抗肿瘤药、抗生素药等进口药品多数存在说明书中文翻译简略的现象。

 

根据有关要求,药品英文说明应当严格一一对照翻译,而针对我国病人的特点,过多对副作用的描述对病人治疗并不一定有利。因此,在个别抗肿瘤药中,说明书翻译有时会省略概率极低的副作用,如肝功能衰竭,引起血液疾病等。

 

而一些常用抗生素,如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左氧氟沙星,分进口和国产两种。进口的左氧氟沙星通常会有很详细的说明书,而国产的说明书仅薄薄一页,只摘录了部分有价值的信息。 

 

专家表示,药监批复的进口药品说明应为中英文对照,尽管可能会“省略”一两项,但其原始表格、临床试验等项目都应存在,供药剂师或专业医生使用。 

罐装泡腾片“省略”不良反应说明

 

不少零售药品的小包装因缺少详细说明,让市民在服用时陷入误区。 

 

“虽然早就听说过泡腾片只能一日一片,但还真不知道过量食用会引起头、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成先生经常把泡腾片当成补充维生素的饮料喝,却从未留意过说明书。成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单位小卖部购买的泡腾片一盒2支,每支15片,纸质包装盒内有一张详细的说明书。然而,很多人都和他一样,直接取走2罐泡腾片,而从不留意外面的纸盒包装和详细说明。

 

记者发现,在单支罐装泡腾片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有适应症和“成人每日一片,儿童每日12片”的使用剂量,但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详见使用说明”。查看详细的说明书,“过量地长期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如:一日23克),可引起停药后维生素C缺乏症,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或草酸盐结石;过量服用一日一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反应”的副作用说明历历在目。 

药剂师表示,泡腾片等OTC(非处方药)相对比较安全,因此在小包装上常会省略详尽的说明,仅有重要信息。

 

药品说明中文翻译含糊难倒患者 

 

“有没有人有进口药达喜的说明书﹖”网友zhb在网站上发出求助,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而在另一则《别人送的进口药,说明书看不大懂》的帖子中,一位网友的妈妈有颈椎病,收到朋友送的澳大利亚产的药,却因为含糊的中文翻译让她头痛不已,“take1tabletupto3timesdaily是不是一日3次,一次1粒的意思?可吃过的人却说是一天1粒。”无奈的网友只好将英文说明书挂在网上求助。 

“进口药的中文说明书比较简单,所以有必要看看英文说明书。”在外企市场部工作的Joyce表示,中文翻译版的进口药说明书尤其在副作用这一部分会简略,可能是考虑到消费者会因此减少购买此药;而国外的说明书对副作用描述详尽,以规避医疗风险。“无论是在国外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还是厂家的网站上下载的说明书专业性都很强,不容易看懂,迫切希望进口单位能很负责地如实翻译药品说明,给患者提供方便。” 
  

药剂师有义务提醒患者注意事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主任蔡卫民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药剂师有义务提醒特殊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而患者也应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从不正规渠道购买或随意服用国外带来的药物。

 

据介绍,一些非处方药相对较安全,但说明书必须写有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在求医过程中,首先是医生诊断正确并选对药,而药剂师发对药的同时有义务口头提醒患者注意事项。“一般发生不良反应概率较小,所以不应杞人忧天地自主停药,导致产生耐药性或延误病情。”蔡教授说,服用药物一定要遵从医嘱,若发生重大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蔡教授提醒,最要注意的是国外带来的药物,“一种是国内没有的药物,容易出现服错药和服错量的现象,另一种是生产渠道可疑的进口药,一旦出现问题无处投诉。”由于药物不是一般的商品,而多数市民看不懂专业的外文说明,因此不宜贸然尝试。 
  

据了解,瑞金医院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在门诊方面,医院设有药物咨询窗口,患者可以要求医生对药物做进一步解释;在住院方面,院方则要求更多药剂师下病房,关注住院病人的不良反应及提供咨询。此外,该院由药剂师和护士共同工作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启用三年多以来,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 

 

相关链接:

 

看懂说明书    服用安全药

 

药品说明书上常有“慎用、禁用、忌用、或遵医嘱、有效期、失效期”等字样,含义分别为:

 

慎用:指使用药品时要谨慎,但绝非不能应用,小儿、老人、孕妇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往往被列入“慎用”范围。用药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停药。

 

禁用:即禁止使用。禁用药一定要严格执行药品说明规定,禁止特定人群使用。如吗啡能抑制呼吸中枢,支气管哮喘和肺心病人应禁用,否则会危及生命。 

忌用:即避免使用。有些药物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属于忌用范围的,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

 

或遵医嘱:药品说明书在“用法与用量”后,常用“或遵医嘱”字样。一是因为说明书上的剂量是常用剂量,但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用量也不同,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二是因为药物作用的性质与剂量有关,剂量不同,作用也就不同。如阿斯匹林是常用退热药,退热剂量一般为03~06克,一日三次;但用于预防缺血性中风时,就须减少用量,一般25毫克,临睡前服一次即可发挥作用。 

有效期:指药品在正常贮藏条件下质量能够符合规定的期限,如有效期为“19992月”,就是指药品在1999228日前有效,过期则不能使用。 

失效期:指从规定月份的第一天起即失效,不能使用。  2007-3-1

 

                                     来源:新闻午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