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接到患者投诉,一患者在省某大医院就诊输液过程中,发现即将输完的液体瓶里竟然有长约2厘米的黑色线状异物,当即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状。经过和患者协商,药品供应商赔偿患者1.2万元。据记者了解,这已经是该药厂生产的注射液在郑州出现第二例此类情况。
患者康先生是登封市人,由于时常感觉手脚发麻,于5月22日到郑州某医院看病,经医生诊治,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每天都要输液3至4瓶。6月1日14时左右,当天的第二瓶250ml氯化钠注射液就要输完时,康先生看到,瓶口竟然有一根大约2厘米长的头发。不敢相信的康先生赶紧让陪在一旁的妻子查看一下。“就是头发,有那么长。”他的妻子边用手比画边对记者说。
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康先生病房里的其他病人的确认,同病房的病友陪护姓姜的女士告诉记者,她也看到了输液瓶口有一根头发。
后来,该药瓶被护士长拿走,送到该医院药剂科封存起来。之后,一名自称是药品供应商的女子开始与康先生接触。“她问我们开出什么样的条件,要和我们私了。”康先生告诉记者。
在该院药剂科,记者见到了这个含有异物被严密包裹起来的瓶子。这是瓶205ml、含量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标签显示,该药品是四平亚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这药我们医院每天都要用1500瓶至2000瓶。”该医院药剂科主任向记者介绍说。
记者在采访期间,多次向与患者康先生接触的药品供应商表达了采访的意愿,但均遭其拒绝。关于这批药品在郑州市场的情况,记者也无从了解。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四平亚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液在郑州第二次发生此类事件。
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12月,两岁儿童小林在郑州某医院输液时,其父亲发现输液瓶里有大块絮状物,等输完“问题”注射液后,小林开始发高烧,并且还检查出中耳炎、肺炎等。而该注射液的厂家正是四平亚太药业有限公司。
记者即将发稿时,康先生告诉记者,自称是药品供应商的女子已经与康先生达成赔偿共识,愿赔偿1.2万元作为康先生的医药费用和精神损失费。
来源:今日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