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学龄儿童多发生原发性溃疡,婴幼儿多为继发性溃疡,男孩多于女孩,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新生儿,继发性溃疡多见,在原发病基础上急性起病,呕血,黑便。
(2)婴儿期,继发性溃疡多见,发病急,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穿孔,原发性溃疡表现为纳差、呕吐、进食后啼哭、腹胀、生长发育迟缓、呕血、黑便。
(3)幼儿期,进食后呕吐,间歇发作脐周及上腹痛,重者有烧灼感,食后减轻,夜间及清晨痛醒,可发生呕血、黑便等。
(4)学龄前期以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脐周及上腹部胀痛、烧灼感,饥饿时或夜间多发,可出现呕血、便血、贫血。
2。诊断依据本病不如成人典型,故出现剑突下有烧灼感;反复发作,进食后缓解的上腹痛,夜间及清晨症状较明显,而无寄生虫感染者;与饮食有关的呕吐,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的贫血患儿、反复胃肠不适,且有胃病家族史者,都应及时行下列检查。
(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2)胃液分析:胃酸升高。
(3)X线钡餐检查:可见壁龛或局部变形,激惹及压痛等间接征象。
(4)胃镜检查:是确诊的最好办法,可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偶呈线样,边缘整齐,周围黏膜充血水肿,但无结节改变,溃疡表面覆盖白色或白色苔状物等。
【治疗】
1饮食控制轻者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忌辛辣食物,少量出血,不需禁食,大量多次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暂禁食。
2药物治疗常用的制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5~10ml,每日3次,胃舒平,胃得乐等可选用,年长儿加用溴丙胺太林(普鲁苯辛),每日2次,每次75~15mg,口服;近年常选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
3并发症的治疗如出现穿孔大出血,幽门梗阻应及时手术。)
来源:《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 2008.10.30
- 2009.09.09
- 2006.06.05
- 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