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名男童在阳台玩耍时不慎坠落,被地面钢管插入体内,其父母带着男童赶往儿童医院,医生却以“肠镜坏了”为由拒绝收治,致使患者辗转8个小时、跑了多家医院,最后不治身亡。目前这家儿童医院的当事医生已被停职。此事件反映出医德和责任心的缺失,恐怕是这位“停职医生”必须首先要补上的一课。
正是这家医院当事医生医德和责任心的缺失,才会面对求医上门的病人、甚至是身负重创危在旦夕的患者,漠然视之、冷淡以对,以至见死不救、延误病情,最终导致不治身亡。卫生部多次强调,对急诊抢救患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决杜绝见死不救等违规违法行为。一个有责任心、急病人之所急的医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或向其他医院寻求协作,尽最大可能让病人减少周折和痛苦奔波、脱离险境,不会因检测工具的问题,用一句“到其他医院去”将病人打发。
正是这家医院当事医生医德和责任心的缺失,才使得当事医生对检测工具过度依赖。如今医疗辅助检查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这对医院和医生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天职,本来是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如不能正确对待医患关系,先进的检查仪器难免成为缺乏责任心医生偷懒推托的借口。
强化医生的责任心,必须加强对医生职业使命感和服务质量的教育。早在1500年前,唐朝医圣孙思邈就在《大医精诚》篇中提出,医生“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论在什么时代,医生都负有神圣的使命,不能借口客观条件或原因放弃对“仁心仁术”的追求。
强化医生的医德和责任心,还必须形成相应的制度、法规。深圳市卫生局已对这家儿童医院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各大医院严格落实首诊制度、会诊制度和转院制度。与此同时,还应在法律上强化责任担当。在一些发达国家,任何接受政府补助的医院不得因经济因素将病人推之门外,否则医院将遭到重罚,承担刑事责任。我国也应借鉴这些相关经验,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医疗单位的医德教育和责任意识。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