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生物医药业:前景诱人 仍需洗牌
www.yongyao.net  2007-7-6 10:39:0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在专利药品新药缺乏、连锁化生产难以管理的局势下,生物医药行业开始出现明显的发展契机。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场新的洗牌格局同样即将展开。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各方专家表示,对于目前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具备创新能力、拓展融资渠道是至关重要的生存之道。

 

中国已是世界原料药大国,预计在未来5年,生物技术原料药平均复合增长率可在15.5%左右。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院长朱宝泉表示。虽然在全球范围,制药行业产值比生物技术行业大上10倍,但随着生物外包的逐渐兴起,生物医药市场开始表现成长。但需要指出的是,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这些特点造就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由于生物技术产品开发耗资巨大、周期漫长,融资渠道不畅的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从全球范围来看,预防治疗已成为重大需求。美国科学院院士William J.Rutter表示。其中,以疫苗研发为重要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出现欣欣向荣的格局。但问题是,中国生物医药的原创性研究及资本市场远远落后于海外,这导致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陷入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的情形。

 

据华尔泰(世界技术)有限公司主席C.Mark Tang介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普遍为中小企业,即使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对于净资产、总收入与盈利均有要求。因此,目前在美国资本市场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除了以IPO形式上市之外,还出现了反向兼并、合资、外包等多种融资形式。那些缺乏资金的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很有可能在产品未能实现盈利之前,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一位业内专家指出。

 

对于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创新显而易见已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虽然生物医药产业尚未实现盈利,但资本仍在不断涌入寻找机会。对于我们这些风险投资基金来说,生物医药已是热门的投资领域,但只有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才会被予以关注。一位美国投资基金负责人说道。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