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优胜劣汰 强者愈强 医药商业百强重排座次
www.yongyao.net  2007-8-15 10:21:36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越做越大,中小企业则只能偏安于一隅。810日,新鲜出炉的“2006年医药商业百强名单显示,中国1.3万家医药商业企业中,前一百强的销售总额占到了全国近七成份额,行业的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医药商业领域的残酷竞争由此可见一斑。

 

百强门槛提高

 

据了解,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每年发布的医药商业百强名单,堪称这一行业晴雨表。此次百强销售总额为2281亿元,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7.88%。百强销售额整体提升,进入百强的门槛2005年的5.29亿提高到5.80亿。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集团依然牢牢坐稳头三把交椅。三家销售总额636.6亿元,比2005年和2004年的508亿元和397亿元显著增长,它们也是全国唯一销售过百亿元的企业。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介绍,前20家企业的利润占全国医药商业总利润69.16%,说明市场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正在提高。

 

健康元下滑7

 

除了前三强的名次多年巍然不动,其余企业排名变化明显,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名单显示,2005年到2006年排名有所下降的很多。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从第4名变为第6名,天津中新药业从第9名降为第11名,浙江英特药业从第11名降到第14名,山西省医药集团由第28名降为第35名,上海康健进出口有限公司由第46名降至第72名。此外,健康元药业集团则由第18名降到第25名;同一东家的丽珠医药集团则由第46名降至第56名。

 

2005年到2006年排名明显上升的企业主要有如下:同仁堂集团由第67名跃居第36名,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由第12名升到第9名,中信医药实业公司由第23名升到第17名,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由第24名升到第19名,深圳海王星辰也由第29跃居第22名,四川科伦由第39名升到第29名,江西开心人大药房由第51名升到第42名,武汉医药集团由第72名升到第54名,上海第一医药股份由第85名升到第69名,北京嘉事堂由第165名升到第89名。

 

上市公司走强

 

在百强名单中,上市公司正在医药商业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区域的龙头企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排名显示,百强中来自北京的企业有十家,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当仁不让的区域龙头和全国老大,而排名前10的企业,几乎每个都是当地多年的龙头企业。

 

在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除了排名第3的九州通、排名第8的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2的天津太平集团等5家企业,其余15家均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具备上市公司背景。

 

朱长浩表示,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该行业发展的主力,而值得注意的是,非医药类上市公司如亿利科技和胶带股份,也正通过收购和资产重组涉足医药流通业。

 

外资联手前十强

 

名单中透露的另一重要信息是,外资正在加快进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并将合作对象基本锁定在前十强。

 

排名第一的国药近两年已与多家外资企业进行合作,今年更是与拜耳合建了物流基地;排名第二的上海医药刚刚牵手日本铃谦;排名第四的广州医药同欧洲最大的流通企业联合美华合作成功,而排名第三的九州通也在低调地展开与日本某大型企业战略投资事宜。

 

面对强者愈强的现状,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表示,商业领域的兼并重组将形成趋势,优胜劣汰进一步显现,但大公司目前已经变为了有选择地兼并,而不像过去那么盲目,所以对于规模很小的企业,想要更好地生存,有两点建议:一是做出自己的特色,抓住大企业无暇顾及的缝隙市场、区域市场,二是努力形成自身优势,被大企业并购,迈入更广阔的平台。

 

                                                    来源:京华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