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假药的比例约占5%~10%,近几年,假药的增长速度比药品正常的生产销售的发展速度还要快,每年约以13%的速度增长。在日前结束的“药品防伪和流通安全论坛”上,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张鹤镛表示,我国医药行业处在一个风险高发期,一个药品质量凸显期。
被查处假药违法案件达35万件
作为特殊商品,药品如果作假,所带来的健康威胁和社会影响都将是十分严重。“特别像白蛋白这种品种,是对危重病人所用,最近有些地区还发现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发病率死亡率100%,一旦注射假疫苗,后果不堪设想。”据张鹤镛介绍,“到今年6月为止,全国已撤回药品注册申请6400多件,注销批准文号570多件。吊销了6家企业生产许可证,收回128个GMP证书,停产整顿168家医药企业。”
另外,流通渠道是抑制假药的关键渠道。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介绍,在流通环节,到目前1200多家公司许可证被吊销,收回SOP证书480多证,取缔无证经营300多家,取缔挂靠经营200多家。截至目前,总共全国范围内查处的假药违法案件已达35万件,罚款金额达39亿元。据透露,为进一步肃清行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方面已经积极推行条形码的信息处理技术,帮助企业防伪,保证药品安全。
打假科技含量低困扰企业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面对增长速度赶超“李逵”的“李鬼”,面对药品打假中的“三难”问题(取证难、处理难和行政处罚落实难),除了政府不遗余力的打假整治,目前更多的是需要企业的做好自我防范。然而打假道路曲折难料,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药品生产企业的打假和防伪。
据了解,以往我国的一些药品也贴有防伪标识,但往往科技含量不高,防范措施很弱。张鹤镛打比方说,就像我们所说的绿色食品,一个小标签就贴上去了,但在超市常可看到有些都是在上架前贴的,不是在生产地贴。因为由于技术的发展,现在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而防伪的技术发展也不得不跟进。
据阿斯利康中国公司生产供应副总裁Robin Edwards介绍,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从上个月起在其4个品种的包装盒上使用了一套全球首次使用的数码防伪技术。仅这项技术该公司就投资了近800万元人民币,当中还没有包括材料和今后的产品安全数据系统的资金投入。如此昂贵的费用,国内又有多少制药企业能负担得起的呢?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