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成都市所有城乡居民都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省会城市,比卫生部提出的全国普遍覆盖时间提前6年。
从2003年开始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以来,成都市将破除城乡卫生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4年过去了,全市580万农民吃药安全有了保障,假药劣药基本杜绝,农村虚高药价得到平抑,平均价格下降20%以上,农民长期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推行新农合制度
今年1月,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桐子园村村民肖章会的风湿性心脏病又犯了,被家人送到县医院急救时已经昏厥,不过醒来之后肖章会没有问及自己的病情,而是对花掉的医疗费心痛不已,“在医院才躺两天,就用掉2000多元!”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出院结算时居然报销了500多元的费用。原来,肖章会2005年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初交纳的10元钱,换来了如今的医疗费。
“和城镇职工不同,以前农民看病吃药没有‘报销’一说,每一分钱都靠自己出,往往辛苦一年挣了几千元,结果生一场病、住一次院,就所剩无几了。因此很多农民生了病就拖,使得小病变成大病,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突出。”成都市卫生局局长周光荣介绍说。
为了给农民基本医疗提供适当保障,从2003年起,成都市把都江堰作为试点地,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在农民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采取“农民交一点、政府补一点、国家给一点”的形式,凡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生病住院后可以按政策报销一定比例的医药费。
第二年,在都江堰市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成都市财政投入1861万元,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如今成都市所有乡、镇、村都已推行新农合制度,参合的农民每年只需交10元就能享受到与市民大致一样的报销补偿比例,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
加大农村医疗投入
如果新农合制度是使农民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实现 “接轨”,那么从2004年起,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面铺开,成都又开始思考:如何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实现农民与城镇居民“接轨”,把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城市延伸到农村。
成都新都区石板滩镇公立卫生院,在“公立”以前,政府投入经费仅占职工基本工资的17%,职工的福利、医院的发展全靠医院自己想办法挣。卫生院院长何雪梅对一件事记忆犹新:医院检验科准备添置一台血球分析仪,这是查血常规的基本仪器,需要花费10多万元。为了这笔“巨款”,医院先后论证了3年,历经三任院长才最终确定购买。
在2004年前成都的农村卫生服务现状如何呢?通过深入调研,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成都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63%,农村卫生资产却仅占全市卫生总资产的29%,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仅占卫生总投入的26.04%;农村居民人均卫生事业费仅为城市居民的1/15;1000名农村居民仅拥有医师0.6人,仅为城市居民的1/5。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农村投入少,导致基层农村医院缺乏优质医务人员和资源;医疗人才和资金的缺乏,又造成农村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导致农民看病难、贵。
经过详细调研与论证分析,成都卫生部门确定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加大卫生投入,增加卫生资源——— 让农民看得到病;加大卫生改革力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让农民看得起病;加大卫生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让农民看得好病;同时,完善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及医疗救助体系。
一系列城乡居民一视同仁的健康保障机制从那时开始逐步建立。比如成都在2005年9月1日,全市启动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工作,农民孩子生病住院和城市居民孩子享受同样的报销待遇。随后,成都卫生部门还积极鼓励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符合条件的孕妇到医院生产,并对每名孕妇予以生育补助,仅去年就有3万名孕妇得到补助,当年全市农村孕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9.6%。
根据乡村发展的特殊性,成都还提供了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公共服务,包括为防止群体中毒事件,为一定规模农家宴提供免费消毒服务,为乡村居民定期提供免费体检等。正是大量以农为本的农村医疗细节,成为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