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人工眼睛”目前已在试验中发现有效果
www.yongyao.net  2008-1-16 11:45:1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全球有1.4亿视觉残疾的人,其中盲人有4500万,平均下来每5秒钟就会出现一个盲人。我国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人,其中约550万为盲人,每年还新增盲人45万左右。但这个残酷的数字,很有可能通过“人工眼睛”的出现,和“盲人”一词一起,成为历史,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任秋实教授领衔研究的国家973科研项目——“人工眼睛”目前已在动物试验中发现有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973首席科学家、长江特聘教授任秋实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各国研制的人工眼睛核心技术竞争,就在视网膜上。国外研究在视网膜上植入刺激器,但因为有一些副作用,还在研究新的解决途径。而我国的研究方案是把刺激器植入视神经,但视神经较细,而且很软,因此微电极的制作、生物相容性都将是一个难点,但是手术容易操作,可修复的视野范围大。

想要安装人工眼睛,先要把一个如黄豆大小的芯片刺激器通过手术植入到眼后视神经,另外还有一个电子微摄像机,专门捕捉图像,形成光信号,传到芯片上,然后通过刺激视神经,把信号传到大脑。

任教授说,这个芯片植入手术做起来并不难,也没有太大的风险。从目前在狗、猫、兔三种动物身上所做的试验看,安全性和可行性都是有保障的。当然,此芯片植入进去以后,并不能保证盲人能和正常人一样看到外面的景象,只能尽量的从光感和轮廓有所认识,另外,和植入人工耳蜗一样,人工眼睛植入手术后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培训,才能“看”到眼前的景象。

“现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甚至已有个别产品进入了1期临床,据说市场价格可能定在5万美元左右,我们的产品成功后,肯定远远低于这个价格。”任教授说,目前研制的人工眼睛所有技术都是我国自己研发的。

任教授向健康时报透露,上海交大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已经开始征集人工眼睛临床试验的志愿者。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