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陈竺:医疗卫生体制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www.yongyao.net  2008-1-3 11:55:4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国的医疗业不能由市场力量来支配,因为这将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不公,广大贫困农村居民的福利往往被忽视。

路透社报道,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高强在最新一期的中共党刊《求是》杂志上发表联名文章,指出医疗卫生体制不应以市场为导向。相反地,政府应该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更多资金,医疗卫生业的改革也应由政府主导。

报道说,自从中国政府在30年前启动经济改革后,原本从人出生到死都照顾到的福利制度被肢解,使数以百万计未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的民众陷入巨大困境,看病或住院的费用,很多人负担不起。

看病难加上医疗体系的腐败,形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报道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去年下半年表示,虽然收入上升,但中国部分农村居民的健康逐步恶化,商业化的医疗体系使医药费大涨,大大加重了农村居民的负担。

陈竺和高强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文章说:“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与我们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章指出,“模糊认识”包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忽视了政府对于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作用”,“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疗卫生体制,靠市场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照搬到卫生领域”。

文章同时指,在卫生领域实行承包、分成,不但淡化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也强化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此外,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忽视了社会效益和公平原则,导致优质卫生资源过多流向大城市和大医院,造成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不过,路透社报道指,陈竺和高强并没有完全排除市场力量在医疗改革中所可能发挥的作用。两人在文章中表示,政府欢迎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以减轻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两人也称,鼓励国内外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机构,不过并未说明细节。

另据中新网报道,陈竺和高强在文章中提出,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报道说,“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中长期规划,实现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的重要战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这一战略会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第二步到2015年,使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来源:联合早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