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一女子因肚子痛被送到当地的卫生院诊治,诊断结果为急性阑尾炎,然而在切除阑尾手术中又诊断出肠穿孔,不得不继续做手术。
手术结束了,病人的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不得不两次转院后来到省城大医院继续治疗。
做完手术病不见好
病人被迫两次转院
1月14日凌晨4点左右,董先生的妻子郭女士突然感到肚子痛得厉害,于是到附近的东平县银山中心卫生院进行检查。
在内科做了B超,没有查出是什么病,于是大夫建议先输液。输液3小时后,到了上午10点钟,郭女士仍然感到肚子痛,于是又转到了外科。经过检查,诊断结果为急性阑尾炎,需要动手术。
11点20分,董先生为妻子办理了住院手续,手术安排在下午两点进行。两小时的手术很快就完成了。“没事了,手术很成功。”当时医生告诉董先生,阑尾已切除,没什么事了。
阑尾炎手术结束了,但是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医生说脏物依然外流。医生从阑尾往上检查发现是回肠憩室穿孔,需要继续做手术。由于医疗水平有限,卫生院又专门从附近医院请来一位医生帮助做了手术。直到晚上8点,手术才全部结束。
手术后的当天郭女士就开始发烧,医院方面解释说这是正常现象。到第三天,也就是1月16日,郭女士依旧发烧38度多。第四天、第五天已经烧到了39度多,董先生觉得情况不好,于是要求转院。
1月18日晚上8点,董先生办理了出院手续,转到了梁山县人民医院。在县医院住了4天,医院方面说,这是肠漏手术感染了,这病很麻烦,必须慢慢消炎。为了病人着想,医院建议他们到医疗水平较高的省级医院治疗。于是,1月22日,郭女士再次转院,来到了省城的山大二院。
刀口依旧不能封
只能借助吸引器
2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山大二院普外科病房,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郭女士。据董先生讲,他们春节都是在医院过的。医院说肠里面感染了炎症,怕手术接不好,只能保守治疗。医院观察两三个月后,才能再进行手术。
由于伤口不断有脏物外流,刀口暂时还不能封。记者看到郭女士就躺在病床上支起的一个架子里,被子搭在架子上。董先生解释说,由于脏物不断外流,每隔半小时就要用电动吸引器吸一次脏物,支起这个架子是方便吸脏物。
董先生还告诉记者,妻子从一开始住院就输液,十几天不能吃饭。“每天只能输液,医药费上千啊,这四五天医生让吃饭了,这药费还少了一点。”接着他拿出20多张每日的用药清单,从病发到现在治疗费已经花了4万多元。“我们觉得卫生院这是误诊,而且感染也是医疗设施落后引起的,应该承担责任,起码也要为我们先垫付点医药费,我们实在是拿不起这个钱了。”董先生说。
即使误诊也没有误治
记者随后与东平县银山中心卫生院取得联系。办公室的一名女工作人员解释,急性阑尾炎和回肠憩室穿孔是一种病,在医学上是一个名称,只是百姓不知道。“我们建议他到省级医疗部门去询问一下。”她说。对于误诊的说法,她认为“这不属于误诊,即使是误诊也没有误治”,同时她否认这是一场医疗纠纷。
至于手术感染的说法,这位工作人员解释:“她做手术之前就已经感染,属并发症,是炎症脓肿引起的。”另外,治病费用方面,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会考虑报销一部分,另外可以申请民政部门补贴以及医疗保险方面协助。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