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的初步成效,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越来越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据记者了解,今年江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呈现出三大特点:
新增16个县(市、区),合作医疗覆盖全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之初,江西仅有7个试点县(市)的218万农民参加。2007年,全省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80个,覆盖全省农业人口的89.64%,参合农民2493.31万人。
今年,江西又新增了南昌市青山湖区等1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市、区),全省有农业人口的96个县(市、区)全部实行了新农合制度建设,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的目标,覆盖农业人口3114万人,参合农民将达到2700万人。
政府补助资金更多,农民受益率更高
从今年开始,各级政府对每个参合农民每年的补助资金由2003年的30元、2006年的50元提高到了今年的90至100元。这意味着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政府为农民就医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此外今年江西建立了全省相对统一的统筹补偿方案,在保持乡级、县级、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分别为100元、300元、600元及县外非定点医疗机构800元不变的情况下,乡级、县级、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分别提高,农民的受益率和受益水平更高了。同时江西规定,各县(市、区)封顶线由原来的1.5万元提高到2万元。
此外,江西要求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将基本用药目录外的药品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5%以内,确保农民最大幅度报销费用。
报销实现“直补”,农民更加方便
为方便参合农民报销,从今年开始,江西省市、县、乡级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普遍实行“直补”的基础上,逐步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直补”工作,确保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达到90%以上。这意味着参合农民无论在哪里住院,就可以在哪里报账,而且当天出院,当天就可以报账,更加方便快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