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技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发起和领导的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第一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正式启动,设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国际项目办公室2006年1月9日在北京挂牌运行。
按照国际惯例全球招聘的国际项目办公室首任执行主任、荷兰籍著名科学家弗里茨·德弗里斯教授(博士)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说,该计划的科学目标是进一步了解亚洲季风区人类活动与大气、陆地、海洋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未来该区域的变化活动提供预测意见,为亚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向政府部门提供对策和建议。
四大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组成了地球系统科学伙伴计划(ESSP),是国际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协调组织。ESSP目前开展的主要国际合作研究包括两方面: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联合研究和区域集成研究。其中区域集成研究计划目前主要在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区域形成区域集成研究核心计划,分别为亚马孙河流域大尺度生物圈-大气圈试验、地中海计划、非洲季风多学科研究计划、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MAIRS)。
亚洲地区居住着世界60%的人口,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以年代际和年际变率巨大、空间分布复杂而著称于世。一方面,季风气候对亚洲地区的水资源和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引起的水循环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气溶胶变化的强烈反馈。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亚洲区域是地球上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季风亚洲区是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都十分显著的区域。因此在此区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首先将有利于加深对全球变化的现象、规律和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会为国家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中外科学家们还将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申请科研项目,支持和发展了一批与研究计划有关的国际和中国的科研项目,展开了一系列大型观测和科研活动。
来源: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