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药哪去了?
“社会和媒体反映的廉价药品大量短缺的现象不真实,但廉价药品短缺确实存在。”4月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发布关于廉价药品市场短缺问题的调研报告,反驳了之前学界热议的政府降价行为引发廉价药品大量短缺的观点。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历时数月、对全国十省市的各级医院及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安徽华源医药、国药集团3家药品分销企业进行核实的调查报告显示,此次调研的286个廉价短缺药品品种中,相对短缺及潜在短缺的药品仅为20个。其中,市场正常经销的品种有272个,占总数的95%,没有经销的只有14个品种,占总数的5%。此外,包括甲氨蝶呤片在内的6种药品虽有供应,但面临企业停产,存在潜在短缺问题。
既然95%的药品处于正常经销,为何许多市场终端却总是难见这些廉价药的踪影?如沪产的传统经典药痱子粉、足光粉、开塞露等,去年很长一段时间难觅踪影。华氏大药房相关负责人表示,直至去年11月在政府多方协调下,一些口碑好的低价老药才全面恢复供应。而另一部分廉价药供应充足,部分廉价药则已改头换面以新包装和更昂贵的身价露面。
廉价药“蒸发”原因多
由于廉价药品定价太低,许多生产厂家基本无利可图,因此难以调动生产积极性,而导致停产减产。据生产开塞露、冻疮膏等药品的厂家介绍,生产的药品中1/3亏损,1/3保本,只有1/3盈利。长此以往,企业难以为继。也正因此,调研报告认为“廉价药本身特性导致市场规模缩小”。
的确,少数药品由于停产存在客观短缺,但更多的却是人为短缺。目前,我国药品市场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流通的,如果医生不愿给患者开廉价药处方,那么廉价药则很有可能永远被打入“冷宫”。由于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医院要靠药品加成销售后获得的差价来补偿缺失,由此形成了“以药养医”体制。这种体制助长了医院过于依赖药品收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该报告亦披露,“以药养医”体制促使廉价药品使用量下降。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对于同类药品,医院倾向于选择价格较高的品种,使得质优而价廉的药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逐步退出市场。”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