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传统廉价药“蒸发” 或已改头换面高价出售
www.yongyao.net  2008-4-16 10:05:3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廉价药哪去了?

“社会和媒体反映的廉价药品大量短缺的现象不真实,但廉价药品短缺确实存在。”4月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发布关于廉价药品市场短缺问题的调研报告,反驳了之前学界热议的政府降价行为引发廉价药品大量短缺的观点。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历时数月、对全国十省市的各级医院及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安徽华源医药、国药集团3家药品分销企业进行核实的调查报告显示,此次调研的286个廉价短缺药品品种中,相对短缺及潜在短缺的药品仅为20个。其中,市场正常经销的品种有272个,占总数的95%,没有经销的只有14个品种,占总数的5%。此外,包括甲氨蝶呤片在内的6种药品虽有供应,但面临企业停产,存在潜在短缺问题。

既然95%的药品处于正常经销,为何许多市场终端却总是难见这些廉价药的踪影?如沪产的传统经典药痱子粉、足光粉、开塞露等,去年很长一段时间难觅踪影。华氏大药房相关负责人表示,直至去年11月在政府多方协调下,一些口碑好的低价老药才全面恢复供应。而另一部分廉价药供应充足,部分廉价药则已改头换面以新包装和更昂贵的身价露面。

廉价药“蒸发”原因多

由于廉价药品定价太低,许多生产厂家基本无利可图,因此难以调动生产积极性,而导致停产减产。据生产开塞露、冻疮膏等药品的厂家介绍,生产的药品中1/3亏损,1/3保本,只有1/3盈利。长此以往,企业难以为继。也正因此,调研报告认为“廉价药本身特性导致市场规模缩小”。

的确,少数药品由于停产存在客观短缺,但更多的却是人为短缺。目前,我国药品市场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流通的,如果医生不愿给患者开廉价药处方,那么廉价药则很有可能永远被打入“冷宫”。由于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医院要靠药品加成销售后获得的差价来补偿缺失,由此形成了“以药养医”体制。这种体制助长了医院过于依赖药品收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该报告亦披露,“以药养医”体制促使廉价药品使用量下降。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对于同类药品,医院倾向于选择价格较高的品种,使得质优而价廉的药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逐步退出市场。”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