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三级医院“累死”、二级医院“饿死
www.yongyao.net  2008-4-30 13:59:12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常年老病号“压床”,是导致三甲医院“住院难”的症结所在。为此,北京市卫生局拟将本市部分二级医院转变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及专科医院,以分流大医院住院病人。

不过,二级医院“大变身”就会“客似云来”吗?专家认为,权威医生扎堆儿大医院才是“看病难”、“住院难”的核心“病因”,而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途径是:让医生流动起来,实现多地点执业。

冷热不均对比鲜明

三级医院“累死”、二级医院“饿死”——这种冷热不均在北京多家医院早已司空见惯。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目前有三级医院50多家、二级医院100多家,有相当一部分二级医院的简单门诊量虽然尚可,但无人上门看“大病”,住院床位长期空置,与三级医院的“一床难求”形成鲜明对比。

4月8日9时20分,记者来到一家二级医院——崇文区第一人民医院,看到挂号处、药房前只有寥寥几个人排队,只要来到窗口马上就能挂上号,而在二楼,三楼的诊室,每个诊室前都只有两三个人候诊。记者在三楼内科病房看到,12个病房一共设有36个床位,但记者从住院部了解到,目前有6个空的床位。

同日10时30分,记者来到与崇文区第一人民医院仅两站地之遥的一家三甲医院——天坛医院,这里可谓“门庭若市”,门诊楼内外人挤人,药房、收费处都有几十人排队。

与崇文区第一人民医院还有空床的景象不同的是,天坛医院的住院部不仅爆满,还进行了加床。记者了解到,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处有四个病区,在一病区记者看到,由于病房里没有床位,过道上还加了三张床。护士告诉记者,现在病人都已经住满了,“何时能有床位并不清楚”。该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总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整个医院的床位都很紧张,他建议:“对于正在恢复阶段的病人来说,去康复医院是最好的选择,不用都往三甲医院挤。”

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教授4月11日对记者介绍,包括协和医院在内的很多大医院都存在的现象是,有很多已经处于康复期的病人在确定好稳定治疗方案后,只需要进行常规治疗,完全不需要专家在身边,因此被善意地建议转院去床位相对空闲的医院,为后来的急诊或手术病人“腾地儿”,但病人大多数不愿意,他们坚持的理由是:小医院医生水平比协和这样的大医院要差得多。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蔡忠军4月11日对记者介绍,大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康复病人也以老年人居多,而由于老年病具有迁延性和难愈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对医学资源持久的连续消耗。

医院“变身”应对“压床”

对于二、三级医院床位“冷热不均”的现状,北京市卫生局计划实施的解决办法是:将部分二级医院“变身”为老年病医院、慢性病康复医院以及专科医院,以分流病人。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相关负责人3月29日表示,现有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所属医疗机构等医疗资源,将逐步发展为老年病医院、慢性病康复医院以及专科医院,分流大医院住院病人、缓解大医院“住院难”。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4月7日,北京市卫生局宣传中心马主任对记者表示,该措施目前还没有相关细则和时间表,未进入实施阶段,所以没有可以对媒体公布的详细信息。但他介绍了一些背景:目前,一边是三甲医院中一部分需要长期住院的老年慢性病、康复病人“压床”,使有的需做手术的病人住不进来;一边是部分二级医院的床位长期闲置、无人问津。如果能够使部分二级医院转变成老年病和康复治疗角色,将三甲医院中“压床”的病人转到二级医院闲置的病床并保证他们的医疗质量,将很好地缓解以上矛盾。“前期也许会挑选一些经营不好的、入不敷出的二级医院进行试点,而那些经营状况好的二级医院,估计也不愿意转变。”

权威专家“画地为牢”

正如马主任所言,将“压床”病人挪走的前提是,需要保证康复医院的“医疗质量”——在大多数病人心目中,“好大夫”才是医疗质量的代名词。在挪走病人的同时,是否也能把医生一起“挪”过去?

一位老病号李大妈4月11日告诉记者,其实看病挑的不是医院,挑的是医生,自己也知道二级跟三级的医疗硬件在普通疾病上区别不大,但看病和住院就喜欢往三甲医院跑,“因为权威的专家都在那里”。

李大妈的话可谓是目前许多病人的心理写照。目前,三甲医院的医生们基本都是各自医院的“私有财产”,除了在自己所属医院出诊是合法的,去其他医院给病人看病都不符合相关法规。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教授对记者表示,与国外的医生大多为自由职业者相比,我国医生的流动性相对较差。

记者随后在卫生部网站公布的1999年开始实施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看到,国家对医生实行了严格的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按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专家指出,将二级医院转为康复、老年病医院,并不是让三级医院的病人实现向其流动的关键所在,因为没有强硬的约束机制,而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实现医生的适当流动执业,让好医生可以在正常范围内多地点执业,吸引病人自愿前往,才是根本的解决途径。

与病人不愿意从三甲医院“挪走”相呼应的是,并非所有二级医院都愿意“转变身份”。因为“变身”康复医院或老年病医院后,面向的患者群明显减少,又没有大医院的专家前来“支援”,医院的“客流”只会不升反降。

去年4月,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曾公布了17家“北京市老年病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其中有16家原本是综合性二级医院。4月11日,甘家口医院向记者强调:医院虽然被选定为海淀区老年病定点医院,但并不是成为专看老年病的医院。4月9日,记者致电东城区的老年病定点医院——隆福医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询问“该院是否是老年病医院”表现得十分排斥,一再强调自己虽然也看老年病,但本身是综合性医院,科室齐全,欢迎中青年人来就诊。记者从医院内部了解到,该院当初成为东城区老年病医院后并没有马上成为老年病人的首选,而许多中青年患者又以为该院只看老年病人,致使医院门诊量和业务收入都有所下降。

来源:京华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