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期刊登《高误诊率拷问医疗安全》一文后,编辑部接到很多热心读者的反馈意见。其中一位自称有多年从医经历的读者反映,高误诊率固然让人心惊,临床诊断的泛化现象则更值得人深思。
该读者告诉记者,目前临床上对病人的诊断,尤其是对复杂病症的病人,常会出现诊断泛化的现象,将导致同一病症的多种可能伴发疾病尽量“一网打尽”。
例如,医院收治一个发热胸闷的病人,在诊断时便可能会罗列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心肌炎?她认为,这种诊断行为是医生逃避责任的做法,会让病人多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加重病人经济负担,甚至还会导致过度治疗。
就此情况,记者走访了驻济多家医院了解到,在临床诊断上确实存在那位读者反映的一个病症存在多种可能疾病诊断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住院病人病历上最为常见。但是多数医生认为,这不属于诊断的泛化。这种诊断通常只是初步诊断,因为临床上很多疾病可能会表现为同一症状,初步诊断考虑的全面一些,漏诊便会少一些,这也是下一步鉴别诊断所必需的。只有通过鉴别诊断,有相关检查结果的支持,医生才能做出“精确诊断”。有时即使做了全面检查,也很难做出“精确诊断”的情况也是有的。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医生也表示,“精确诊断”的基础必须建立在相关检查数据支持的基础上,正所谓“没有检查结果就没有发言权”,这在很多医院都是有相关规定的。
这位医生坦言,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这种诊断程序很难改变。医患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医生有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医生看病必须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医生不能冒险,不能失误。有人说,医生可以“凭经验诊断”。但是,现行的医疗模式不但让医生开始依赖医疗检查,而且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更愿意相信检查数据所显示的结果。“凭经验诊断”说起来容易,在具体诊疗中,医生没有底气,患者不相信,因此只得“泛诊断”、多检查,一项项排查,医生有证据,患者也放心。
其实,诊断泛化还表现在另一方面。这位医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一些疾病的诊断标准过宽。将一些早期表现、似是而非的病症纳入诊断标准,在疾病预防上虽然更有利,但是在具体治疗上却容易导致过度用药。尤其是涉及抗生素、激素、胰岛素、镇静药等药品时,过早过量用药危害更大。
来源:当代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