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气候变化”四个字,会立即弹出373万个网页。2007年,“气候变化”这个曾让许多中国人陌生的词语写入了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文件和报告,并开始对官员们的执政思维和民众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从应对“气候变化”到建设“生态文明”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统筹各方力量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并在制度上给予保障。2007年,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一个由多个部委组成、隶属于国务院的常设机构——升格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担任组长。
一年以来,中国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批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
6月3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正式公布,其核心目标之一是“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6月4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表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
6月14日,科技部等部委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9月4日,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0%,2020年提高到15%。
伴随着这些规划的出台,“节能减排”成为考核中国各级官员执政水平的一条“硬杠杠”:从2008年起,根据《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各级地方官员将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不合格将面临“一票否决”。
在经济连续保持5年两位数增长后,今年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即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后的又一创举。
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大刀阔斧的行动给予了积极肯定。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本月初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就说,“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非常清醒,而且采取了一切可能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普通公民的“减排行动”
今年夏天,家住北京昌平区的董瑞祥参加了由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起的“全球变暖 人人买单”活动。这名现年43岁的大学教师签订了一份《个人碳减排承诺书》,捐了750元钱用于种植30棵树,以此作为个人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补偿。
董瑞祥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环保意识。”像董瑞祥这样的公民在中国并不少见。《中国青年报》在今年8月份进行的一项覆盖2500名青年的调查表明,近八成的被访者对全球气候变暖有所了解,7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处处注意节约”。
而中国的民间组织也在成为引导公众关注气候变化、推动政府决策的一支重要力量。2004年,致力于公民环境教育的“北京地球村”为首的民间环保机构发起了“夏季26度空调节能行动”。到了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至此,这一民间行动已上升为国家规定。
2005年,“自然之友”等15家环保组织发起了“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而今年9月22日,中国建设部也开始在全国108个城市开展“无车日”活动,鼓励人们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自然之友”会长杨东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就应对气候变化来说,民间环保组织不仅能在倡导公众生活方式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制订更加公平、有效、理性的公共政策。”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