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FD的患病率高达20%~40%,年发病率在1%以上,占消化门诊的50%左右。西方对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发病率约为19%~78%。1999年世界胃肠大会确定了罗马Ⅱ标准。新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3型:运动障碍型、溃疡样型、不定型。将有反流症状的患者从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中剔除,归为胃食管反流病。它的病因一般由以下几种情况。
(1)排空延缓
研究表明30%~80%的病人有胃排空延缓。
(2)消化间期和消化期动力异常
消化间期动力异常,表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Ⅲ期出现次数减少或缺如,最近研究还发现MMCⅡ期胃窦动力指数降低,远端胃窦正向蠕动收缩减少,逆向蠕动收缩增加,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收缩百分率降低,同时孤立性幽门收缩波 (IPPW)增加和单纯十二指肠收缩增加,表明FD患者胃排空下降而阻力增加,可能是胃排空延缓的重要原因;消化期动力异常,25%~56%的FD病人有餐后胃动力低下,存在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收缩下降,IPPW增加等压力异常。
(3)食物分布异常
最近研究发现FD病人胃中间横带明显增宽,造成胃内食物过多、过快地进入远端胃,导致胃内食物分布异常。
(4)十二指肠胃反流
FD病人存在幽门关闭不全,会使大颗粒物质排入十二指肠损害幽门的过筛作用,并增加了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机会。
(5) 胃电异常
FD病人常表现胃电节律紊乱,包括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和胃电无节律。并表现为餐后胃电功率不升高,餐后胃窦动力指数下降。
(6)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
胆囊排空及再充盈延缓。
(7)胃感觉功能异常
大约50%的FD病人存在胃敏感性增高。
(8)心理障碍
Talley的研究表明,FD患者较健康人更易具有焦虑、压抑和疑病等心理障碍。
(9)HP感染
50%的FD病人HP阳性。
(10)迷走神经张力低下
迷走神经张力低下,导致近端胃容受性舒张障碍和胃窦收缩减弱。
来源:新浪共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