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称为助行器(walking aids)。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无动力式助行器、功能性电刺激助行器和动力式助行器。无动力式助行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是最常见的助行器,它主要包括各种拐杖和步行器,用于辅助下肢肌力衰弱者和行走能力损伤较轻的截瘫患者的站立和行走。下面只介绍无动力式助行器具。
拐杖(crutch)
(一)种类 根据拐杖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将其分为手杖、前臂杖、腋杖和平台杖四大类。每一大类又包括若干种类。
(二)拐杖的长度选择 确定拐杖长度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测定时病人应穿常穿的鞋站立。若病人的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时,上述方法就不合适。正确的方法是:
1.腋杖的长度 让病人穿上鞋或下肢支具仰卧,将拐杖轻轻贴近腋窝。在小趾前外侧15cm处与足底平齐处即为拐杖最适当的长度,肘关节屈曲150°,腕关节背伸时的掌面处即为把手部位。
2.手杖的长度 让病人穿上鞋或下肢支具站立。肘关节屈曲150°,腕关节背伸,小趾前外侧15cm处至背伸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一般情况下腋杖和手杖的长度确定法。
步行器(walker)
步行器也称助行架,周围有金属框架,可将患者保护在其中。有些带有脚轮。步行器可支持体重便于站立或步行,其支撑面积大,故稳定性好。主要的类型有:各种步行器
(1)交互型步行器:体积较小,无脚轮,可调节高度。使用时先向前移动一侧,然后再移动余下的一侧向前,如此来回交替移动前进。适用于立位平衡差,下肢肌力差的患者或老年人,其优点是上厕所也很方便。
(2)固定型:常用来减轻一侧下肢的负荷,如下肢损伤或骨折不允许负重时等,此时双手提起两侧扶手同时向前放于地面代替一足,然后健腿迈上。
(3)前方有轮型:用于上肢肌力差,单侧或整个提起步行器有困难者,此时前轮着地,提起步行器后脚向前推即可。
(4)老年人用步行车:此车与上三种不同,一是有四个轮,移动容易;二是不用手握操纵,而是将前臂平放于垫圈上前进。此车使用于步行不稳的老年人,但使用时要注意身体保持与地面垂直,否则易滑倒。
(5)腋窝支持型步行器:有两腋窝支持体重而步行,有四个脚轮,体积最大。用于上肢肌力差者。
(6)单侧步行器:很稳定,使用于偏瘫患者或用四脚手杖仍不满足的患者,缺点是比四脚手杖重。 用于步行器的体积大,多在室内使用而不用于室外。(康复之路)
![](/images/yphtmlse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