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消息:从海南省边防总队抗震救灾救护队前线传回来的消息:自5月15日下午在完成都江堰龙池镇的救治任务后,根据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抗震救灾前指的命令。海南边防总队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又紧急行军35公里奔赴汶川县漩口镇抢救伤病员。据统计,该医疗救护队3天来共走访4194名群众,诊治伤病人员584名,其中重伤38名被转移到地方医院进一步治疗,他们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慰问,得到了公安部边防局领导、驻地政府和灾区人民群众的好评。
刚将9名危重伤病员送回又接命令前往汶川
15日下午13时,海南边防总队医疗救护队从龙池镇将9名危重伤病员送到医院后,公安边防部队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下达了紧急奔赴汶川县执行医疗救治的任务。该总队的医疗救护人员虽然非常疲惫,没有来得及休整,又立即整队于15时30分匆忙赶赴紫坪铺大坝,与其他军警部队集合前往汶川县重灾区。
由于都江堰大坝至汶川县30余公里,公路受地震灾害影响而中断,官兵们只得徒步至汶川县。
在途经总长1公里的被震裂的友谊隧道时,余震不断出现,道顶石块不停地脱落下砸。有过路群众劝阻:隧道有倒塌的危险,千万不要通过。但眼看夜幕就要降临,不少受灾群众生命危在旦夕。带队的队长张泽灵果断下令,“全体官兵分散跑步急行通过隧道。”在隧道行进过程中,官兵们经受几次余震,洞内振动轰鸣声巨响。官兵们发现隧道路面已经震裂拱起,洞顶破裂,从洞顶渗下大量的水,从上往下喷射如注,但大家坚持通过了危险路段。
遭遇山体滑坡冒生命危险救治受伤战士和灾民
15日下午18时20分,根据前指命令,医疗队在汶川交警大队紫坪中队与公安部前线指挥部汇合,并就地救治当地和过往的灾民以及救灾兄弟部队在途中因山体滑坡等因素造成的受伤人员。当晚,医疗救护队露宿在该中队室外的水泥地板上,为了御寒防露,官兵们都穿上了雨衣,但由于山区气温较低,官兵们冻得直打颤,露营的地方附近发生了山体滑坡,山上滚下的山石如放鞭炮响了一夜,官兵们同心同德相互鼓励,忐忑地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16日上午8时,该山体再次发生严重滑坡,一艘救灾冲锋舟上的4名群众和一名解放军战士被砸伤,医疗队及时对伤员进行包扎和治疗。
上午11时,医疗队奉命继续徒步向漩口镇进发,他们不顾天气炎热、疲惫不堪,多次主动诊治伤病群众,罗远杰医生及时救治,将一名被母亲误认为过度疲惫的一名2岁因腹泻导致严重脱水的儿童救活,陈从麟医生把仅有的一包压缩饼干让给了饥饿的灾民。队长张泽灵把仅有的一瓶水让给了灾民。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最终于下午17时抵达目的地。行军整个途中,由于行军速度快,有的官兵尤其是女队员们,个个都脚掌磨出了血泡,有的小腿也肿胀了。
兵分四组挨家挨户搜救诊治584名伤员
5月16日下午17时,医疗队紧急行军35公里最终抵达汶川县漩口镇。稍微停留片刻后,他们兵分四组,由政府选出的向导带队立即深入该镇16个村庄救治伤病员。
为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医疗队的官兵轻装简行,随身携带的除灾区人民急需的医药用品外,仅带了一天的干粮和矿泉水。如果后方不能运送物资将不能保证前期开拔进驻的部队能有充足的体力去更好地服务灾区人民群众。
5月16日上午,公安部边防局指派四川边防总队找来的一批志愿者如期来到都江堰边防部队营地。这些志愿者自发义务帮助官兵运送干粮、矿泉水等物资。基本的物资通过肩挑人扛运到部队在汶川漩口镇的营地,但队员们已兵分四组到各个自然村巡查巡诊去了。留守的四名医生则迅速搭起“病房”,为前来就诊的村民提供义诊。
三天三夜睡在碎石草地上夜晚冻得睡不着
5月17日,由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运来的帐篷和医药品抵达营地。从各个自然村巡查巡诊回到营地的队员们兵分三组,一组继续为前来就诊的村民义诊,一组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搭建帐篷,放置物资和药品,共搭建了50顶帐篷,另一组搬运灾区急需的药品共30吨。
“从海南接到命令到出发,再到四川的三天三夜的时间里,我们从没有睡个好的安稳觉。”46岁的王萍是25名女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她说,“出发前,我们在边防医院的操场上一直待命,从白天到深夜四点才出发到机场乘机;到成都双流机场后,我们一刻没有停留,直奔都江堰急行军10多公里赶到龙池镇;从龙池镇到汶川漩口,我们又是急行军30多公里,晚上在汶川紫坪中队露营。这三个晚上,气温都在3至5摄氏度,而且这里的晚上都伴有大风和雨露,我们的物资不全,在仅穿有单件迷彩服和雨衣的情况下,睡在碎石、草地上,尽管夜晚被冻得睡不着,但我们没有任何怨言,25名女队员更是克服生活不便的问题,和战士们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