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黑龙江省卫生厅公布的最新统计监测数据表明,2007年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9.18‰,较2006年的22.22‰相比略有小幅度下降,首位死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死亡率为正常体重儿的10倍,因而应引起妇幼保健部门和孩子家长的格外警觉。
2007年,黑龙江省妇幼保健机构的专家在全省22个监测点对5岁儿童死亡率进行了现场调查,共涉及134个区、乡、镇的375万人口。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省前5位死因分别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心病、出生窒息、肺炎、其他先天异常。与2006年的死因顺位相比,先心病由第3位升至第2位,出生窒息由原来的第2位降至第3位。同时,2007年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主要为婴儿(1岁以内),占80%以上;其中以新生儿(出生30天以内)死亡为主,占总数的60%以上。
2001-2007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一直是黑龙江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此年龄段疾病构成比中占23.08%。专家介绍,低出生体重儿反映了胎儿发育和营养的欠缺,并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提示,必须加强婚前及孕期检查,对高危孕产妇全程监护管理,提高基层医院早产儿的护理和治疗水平,以有效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
从监测结果分析,尽管肺炎排在5岁以下儿童“杀手”的第四位,但2006和2007的两年中,肺炎致死率均有所上升。因此,提高产科质量,处理好出生时的第一次呼吸,防止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实属必要。同时,基层保健机构从业人员需及早识别和处置肺炎,接诊急重症儿须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救治。此外,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知识,也会有助于减少肺炎的发生。
专家指出,孕早期是胎儿重要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若环境污染严重,受到致畸因素侵袭,可导致先天异常病例的增多。为此,积极着眼于预防保健,开展婚前检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出生缺陷监测,以及孕前、孕早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普及口服叶酸,均会显著降低先天畸形儿的出生。
来源: 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