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过去1个多月了,灾区急需药品缺口依然很大。连日来,我省药品食品监督局不断收到四川方面传来的灾区急需药品目录。
此前,中央已经紧急启动国家和地方两级医药储备,相关生产企业日夜加班生产,流通企业昼夜不歇调运,但仍不能满足灾区所需。
地震灾情凸显我国医药储备不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省自然灾害频发,抗灾救灾任务繁重,救灾物资的储备,包括医药储备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我省已有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集团三家医药储备企业制定了医药储备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医药储备体系。
记者近日走访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业内人士表示,自1998年以来,我省医药储备在抗洪救灾、防治非典和禽流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有诸多地方需要完善。
储备药械目录需及时调整
一些从灾区回来的医生告诉记者,初期灾区急需大量创伤类的急救药械,一些外科医生因缺少必要的药械,只好临时充当伤员护理员和运输员。
九州通医药储备办公室主任蒋荣华介绍,地震发生后担架奇缺,各级医药储备对此类药械准备不足。他们储备的目录中虽有少数药械,但种类不多也不齐全,更没有明确储备数量。
目前,我省医药储备目录中有21大类,初步涵盖了当前应急需要的一些药品。但业内人士认为,地方医药储备还要有地方特色,要根据当地可能发生的灾害和疫情趋势来储备一些药品。
其实我省已经开始调整医药储备目录。省经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发生后,我省在原来目录中又增加了相关药品。今后核电站建成后,还会增加防核辐射的物资。
生产能力储备有待建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不断接到血液制品和疫苗订单。为优先供应灾区,该所不得不改变先前制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人血白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药品,目前都不包括在储备目录中,在市场上这些药品也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对这类药品,业内人士认为,医药储备不仅应该涵盖这些药品,而且对其生产能力也应该进行储备。
目前储备目录中有一部分小品种、不常用的药品,如治疗毒鼠强的解毒药等。这些储备药品常年不会使用,但又必须储备。建立小品种、不常用和低价药品的供应及储备机制,对解决应急需要非常重要。
省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正在考虑筹建相关药械生产能力储备机制。
目前,我省正计划改善承储企业的仓储条件,建立承储企业退出机制和过期药品核销与补偿机制,确保我省医药储备体系有效运行。
来源: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