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吉林省卫生厅通报了吉林省夏季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今年5月份以来,吉林省夏季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专家提醒,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从今年5月1日至7月23日,全省各类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为6590例,发病率为24.20/10万,与去年同期比上升170.20%;其中手足口病4141例、痢疾1723例、其它感染性腹泻345例、甲肝113例、戊肝44例、未分型肝炎219例、伤寒和副伤寒5例。上述病例中死亡3例。
其中手足口病是今年5月2日新纳入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较快。从今年1月1日至7月23日,全省手足口病累计发病数为4197例,发病率为15.41/10万,死亡3例。发病年龄5岁以下儿童3610例,占发病总数的86.01%,其中3岁以下儿童发病2463例,占总数的58.68%。发病人群托幼儿童1744例,占总数的41.55%;散居儿童2163例,占51.54%;学生264例,占6.29%。疾控部门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标本采样,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存在EV71肠道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繁殖活跃,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防治肠道传染病发生。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用。吃熟食,少吃生冷食品。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搞好室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清除垃圾,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注意个人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减少感染机会。如果发现有上吐、下泻、发热等症状, 切不可大意,要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