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居民医保政策十分实惠,其中学生参保一年只需80元,既报门诊又报住院。而按规定,学生需通过学校集中参保,由此,毕业班学生就出现了身份尴尬:居民医保今年6月启动,启动时他们符合条件,可以参保;但要参保需由学校统一办,等到学校统一办时,他们又已经毕业离校。于是,能否参保,成了“未知数”。
昨天,市民杨女士就相当不满意地对记者说,她的小孩今年高三毕业,因为成绩一般,孩子接下来的路怎走还是未知数,很希望先参加居民医保。但时至今日,学校并无任何通知。她去街道了解过,如果直接在街道参保,小孩过了18岁就要按“非从业居民”参保,保费增至480元,还没有普通门诊待遇。
此类情形并非个别,很多小学毕业及初中毕业生的家长也向本报反映了同一问题。据教育部门此前公布,今年广州有中考学生11.5万人,高考应届生5.5万人,涉及人群绝非少数。
就此,记者向广州权威的医保专家求解。这些参与政策制订的专家表示,毕业班的学生应按其当时的就读状态参保,既然居民医保启动时还未毕业,符合参保条件,只要学校集中登记送到社保经办机构,社保部门肯定受理,符合条件的7月1日就有待遇。
专家分析说,毕业生也有不同的情况。对于小学及初中毕业生,大部分下学期还是在广州就读,因此即使离校时没有参保,到了新学校后,只要在10月31日前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待遇一样从7月1日计起,总体影响不大,不一定急着现在就办。而对于高三毕业生,其将来去向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能否及时参保在待遇方面可能会有影响。目前,确实有相当部分学校没有通知他们参保,如果一些高三毕业生认为自己很有必要马上参保,建议其与原学校协商。原则上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其办理登记手续。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高三毕业生虽符合条件,参保却还要看原学校的“脸色”?如果原学校就是不给办,又该怎么办?此外,社保部门的说法,到了教育部门又是否管用……有市民尖锐地提出:谁能给出高三毕业生参保的明确办法,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这说明涉及多个部门的居民医保,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让市民难以求解。这种情形亟待改变。
来源: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