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于较大范围实施的同一时间艾滋病问题访问调查近日在京公布结果。调查发现,尽管我国人群对于艾滋病流行已普遍知晓,但对于艾滋病及其传染知识仍很欠缺,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任务依然艰巨。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流行严重
仅一成多人认为会危及自身
据介绍,在6个城市的被访者中,回答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重和十分严重者总计达到52.3%。然而对“你自己是否存在感染艾滋病风险”, 88.1%的人回答“无”。其中,年轻人群体中认为自己无感染风险者达91.9%,白领群体中认为自己无感染风险者达92.3%,蓝领群体中认为自己无感染风险者达90.1%,流动人口群体中认为自己无感染风险者达77.6%。
安全套使用情况问询发现,白领人群使用过安全套的比例为79.1%,蓝领人群为66.8%,流动人口为61.9%,年轻人为19.7%。在所有被访者中,43.1%的人称没有使用过安全套,其中64.7%的人称没有过性行为,8.2%的人称不想避孕和信任对方,6.0%的人称用起来麻烦,5.4%的人称喜欢其他避孕方法。此外,7.6%的人认为已婚不需要使用安全套,19.2%的人说如果自己有了新伴侣仍不会使用安全套。
在被访者中,回答最近6个月与配偶或恋人以外人发生性行为者占10.7%。这其中42.0%者最近两次与配偶或恋人以外的人发生性行为时没有使用安全套,5.1%者在过去1年拥有多个性伴侣。
高达90%以上者了解三条传播途径
近半数人错误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染
此次调查显示,我国人群对于艾滋病病毒可经血液、性接触、母婴3条传播途径感染的知识已普遍知晓,被访者在回答各种情景下是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正确率平均达到了80.9%,其中对共用注射针头、输血、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的回答正确率都在90%以上。在被访4个目标群体中,年轻人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5.1%,其次是白领83.1%,蓝领80.5%,流动人口最低为74.4%。
然而,仍然有相当比例被访者对于艾滋病病毒如何具体传播存在错误认识。其中,错误地认为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者高达48.7%,认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卫生间可传染者达18.4%,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可传染者达18.3%,认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就餐、同房间工作可传染者分别达16.1%和9.3%。此外,22.5%的被访者认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观上有症状,39.1%的被访者认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等于得了艾滋病。
近八成人从电视中了解到艾滋病知识
通过卫生机构获得相关知识者仅5.5%
有关艾滋病知识获取渠道问询发现,人群可同时从多种途径了解艾滋病知识,其中最主要途径是电视,在被访者中占79.2%;其次是报纸和互联网,分别占53.5%和34.1%;再次是宣传材料和杂志,分别占22.5%和21.0%。而从学校了解艾滋病知识的只有8.5%,从卫生机构获得相关知识的只有5.5%,从父母那里获得相关知识的只有0.5%。
调查还发现,有26.3%的被访者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检查艾滋病,有11.0%的被访者不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安全套,29.6%的被访者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
据介绍,此项“2008年中国抗艾滋病媒体联盟KABP(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球企业抗艾滋病结核和疟疾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奥美公关公司合作开展, 今年3月于北京、上海、昆明、武汉、深圳、郑州6城市同时展开街头拦截访问。被访4个目标群体是白领、蓝领、流动人口和年轻人。每个城市访问人数超过1000人。
来源:健康报
![](/images/yphtmlse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