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正再次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分析人士指出,药品价格是否能真正降低,是医疗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
药品价格改革一直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敏感环节。当前,我国虽有几万种药品,但降价药品的比例仍很小。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介绍,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药品价格绝大多数可再降低80%,这可直接使医疗费用降低50%以上。
近几年,国家多次采取降价措施,但百姓并没有真正感到获得实惠。往往是,某药品一旦降价,则可能立刻从医院消失,导致病人无法选择药品。实际上,“看病贵,用药贵”问题,其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中间环节给药品价格的“增值”。
从管理环节上看,在当前环境下,由于相关药品价格报批部门尚无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每个药品的生产成本,所以给很多企业以虚报价格的机会,加之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钱物对相关权力部门进行公关,这也就使得药品在未上市之前,身价已有所抬高。而当前正在实施的药品招标,其出发点虽好,但招标过程中也往往容易滋生腐败。
由于国家药品注册方式尚存在一定弊端,导致一些医药生产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那些已进入医疗保险目录的药品,这不但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也使真正的新药因没有进入医保和招标,丧失市场,严重挫伤企业研究开发新药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通过竞争降低药品价格。
此外,在药品流通环节中,最关键的是企业的药品推广销售行为。一些药品销售人员的销售提成再加上医务人员受贿的贿金甚至能占到药品价格的70%。比如,目前我国抗癌药利润大多在几十倍以上,以消癌平注射液为例,成本不超过20元/支,售价却高达500元/支以上。这些药品付给医生的贿金一般是售价的25%左右,中小企业能达到30%。而这种消癌平注射液抗癌效果并不明显,仅是改变了剂型就以新药的身份单独定价,从而高价登场。
实际上,降低医药推广销售人员的提成及医生的处方费,对制药企业而言,其收益不会降低,反而可能因流通环节减少而有略有增长。由于医院仍是以获取批零的差价,底价降低,医院的收益会相应降低,但医院本身就不应该成为暴利行业,所以这种降低也是理性回归。可以预见,在药品进入医院后的销售利润大大降低的情况下,“医药分家”便肯定不再是一个大问题。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