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东莞市卫生局表示:HIV职业暴露感染率极低
www.yongyao.net  2008-12-10 14:05:20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近日,东莞虎门中医院一名妇产科医生在为艾滋妈妈分娩过程中,不慎被用于为艾滋妈妈注射麻药的针头刺中。事发后,所在医院及当地疾控中心对其进行紧急治疗,但暂未确定其是否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该事故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多方关注,而关于HIV职业暴露的问题也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据悉,东莞早在2006年,就专门出台《东莞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从事前防护、事后处理等各方面都有详尽规定,以规避此类事故的发生。

1小时内上报24小时内治疗

据了解,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据业内人士称,急诊、外科医生,以及护士,是发生此类事故的高危人群。

据了解,该妇产科医生在为艾滋产妇接生过程中,不幸被注射麻药的针头刺中后,并没有及时向院方汇报。直到两天之后,她才向上级反映该情况。“她上报得有点晚”,市疾控中心某负责人表示,要最终确定其是否感染HIV,还要观察6个月,到第6个月才能确定结果。

而记者在《预案》中看到明确规定,事故受害者应在1小时内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求诊。一旦有紧急情况,有条件的单位对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伤口还可进行消毒处理,作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另外《预案》还说明,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宜超过24小时,如超过,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显然该受害医生没有在最佳时间段内进行求诊处理。

事故引发医护人员恐慌?

医疗事故报道后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发现,有部分医护人员表示,可能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从此不敢为患有艾滋病等高危传染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担心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之后马上服药,感染率是比较低的。”市卫生局一负责人明确回应,“此类事故纯属意外,发生的概率极小,所以医护人员不必恐慌。”他解释道,全市有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护体系。东莞为防治此类事件,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东莞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对医护人员预防职业暴露都有明确规定。《预案》中要求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

其中,医生在为艾滋病人接生时均穿有专门针对职业暴露的防护用具、一次性防护眼镜,全身穿一件一次性防护套。而且在实施治疗后,会对医护人员有一个专业的应急复查,技术防护工作一丝不苟。

防护体现医生职业水平

市卫生局疾控科科长肖文忠表示,东莞市成立了东莞市职业暴露专家组,专门负责评估职业暴露风险和应急处理指导。他说,市内卫生系统和疾控中心为职业暴露提供了足够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支持,足以防范此类风险。

“平时对医护人员主要以预防为主,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肖科长表示,卫生系统对医护人员有定期的监测和防护培训,在宣传教育的同时让医护人员养成自我防护的专业意识。

但他还是强调,即使防护措施做得再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急诊、外科等高危医护人群,出诊时应该小心再小心。“这也是医生职业水平的一种体现。”

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