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暴”名义开始的问责行动,都难免悄无声息地结束,真正的治吏究责,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责任追究的每一个环节不打折、不留情面。
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4年前,劣质毒奶粉事件在安徽阜阳爆发,一批官员被问责,如今,多数被问责的官员已重获要职。
其中,原阜阳市市长刘庆强在被问责一年多之后,调任安徽环保局任局长;被撤职的原阜阳市工商局分管市场监管的副局长杨伟,目前已调安徽的一个地级市工商局担任副局长。
看到那些被劣质毒奶粉所伤害的孩子,我依然心有余悸。但是,当年即使再多出几个被问责的官员,现在恐怕也会重获要职。在这道食品安全监管失职的伤口尚未痊愈之时,在国人尚在质疑当年的究责之举不够坚决、不够有力时,我们反而看到失职、渎职的官员竟体面地重拾被“问责风暴”掀落的乌纱帽,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问责官员悉数重获要职,这说明了“问责风暴”虽然看似刮得猛烈,在某种程度上却不过是一缕微风,并没有真正改变什么。特别是对已早早殒命于毒奶粉的8名婴儿的亲人来说,所谓的“问责风暴”更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问责假象。
这又回到一个老话题上,即失职的问题官员该不该重新起用的问题。不管是重庆“彭水诗案”的主角蓝庆华后来复出平调至重庆市统计局任职,还是最近备受关注的派人进京抓记者的辽宁省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的短暂复出,都反映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公众要求政府官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意识,尽快打破干部“只上不下”的状况;一方面却是一些政府官员明显愧对公众,甚至对公众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但他们却饭碗难丢,还可以等风潮过后继续做官甚至升官。
所以,以“风暴”名义开始的究责行动,都难免悄无声息地结束,真正的治吏究责,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责任追究的每一个环节不打折、不留情面。而一些地方以“爱护干部”的名义,在对问题官员进行问责时不够严厉,最终让法律蒙羞。实际上,这样的“爱护干部”是扭曲的,不仅让少数重获起用的问题官员难有愧疚之感,相反会给官场带来不良影响,因为这会让一些官员看到,失职后,乌纱帽早晚还会重回头上的,而这只会让他们更加无所顾忌。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