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自曝内幕:一半为共同提成
虽然国家一再下调零售药品价格,但老百姓感觉看病一直都没便宜。昨日,一位女医药代表自曝内幕:药品价格除了成本外,还包括了进入医院所谓的“咨询费”、“开发费”,以及医生的提成等等,因为这中间的层层加价,药品价格才一直居高不下。
中标价一半以上为提成
“药品要进入医院首先要中标,这是最基本的门槛。”这位女医药代表在该行业已有7年的从业经验,她说,为了能中标,医药代表们之前到医院混脸熟、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打发”管理招标的人等等,这就需要“咨询费”、“开发费”。除此之外,科室办活动需要企业支持、科室装修或者购进一些小设备等,药企都要抢着去做,“这些都是为了中标及中标后开药所做的基本功。”
医药代表的任务重点其实放在让医生开药上,这名医药代表解释说,“其实现在很多药出厂价并不高,但卖价却高,还是因为中间环节多了,中标价的至少4成作为了提成,最高可达6成。”
其次,商业公司的配送要提成8%,医院还要加成15%,这样一来,价格至少提高了63%以上,“有的抗生素本来十几元就可以拿到手,但因加价提成到患者手里就70、80元,甚至上百元了。”她说。
50元以上的“新药”最赚钱
这名医药代表介绍,一些老药生产年数长、消费人群稳定、价格便宜,除了医院有15%左右的加成外,价格和普通药店差别不大,不是医药代表攻关的方向。“真正赚钱的是新药,所谓新药本来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但现在很多新药其实就是改头换面的老药,打上‘合资牌’价格就翻倍,在医院主要以新药为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常用药不停地换的原因。”
新药的价格多在50元以上,以70、80元为主,“越贵的药越好卖,因为好提成,有利润刺激。”这位医药代表说:“我现在正在做一个药,也是一种新药,进价10元,卖到患者手上30多元,医生至少5元,我自己5元,还有10元要分给护士、中标人员、医院领导等。”
◇链接
根据《药品管理法》 以及200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但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获得批准后不发给新药证书。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