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前沿》:阮院士,您是血液学方面的学术带头人,请您谈谈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
阮长耿:好的。血栓与止血是一门与基础生物学和临床医学诸多方面相关联的学科,临床医学中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都与血栓形成和止血异常有关。近年来,出血紊乱和血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我国已得到长足发展,血友病A、血友病B、假性血友病(vWD)和血小板无力症等出血性疾病的基因诊断都有了极大提高。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已能够生产出大量针对各种止血因子的单克隆抗体,例如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复合物、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蛋白。一些抗血小板单抗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发挥了抑制或激活作用。从而为我们了解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途径。
有的研究成果对于血栓显像和靶向溶栓很有帮助,在某些细胞系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和表达了人源性单抗。有的已成功用于实验动物动静脉血栓的放射免疫显像。而且,通过重组技术,把嵌合抗体SZ51/Hu,与单链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连接产生了一个融合蛋白,该蛋白既保留了SZ51 与活化血小板特异性的结合位点,也保留了scuPA的纤溶活性。为临床溶栓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至少有35000个基因,有100多个基因与凝血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止血与血栓领域的广泛应用因子Ⅷ、因子Ⅸ、vWF、肝素辅助因子Ⅱ、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的全长c D N A 已成功被克隆和表达。有关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有了很大发展。
目前,已证实近一半血友病A患者是由于因子Ⅷ 22 位内含子倒位所致。运用生物学技术,发现了遗传性的突变位点。另外,血小板无力症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发现了各种GP Ⅱ b-Ⅲ a 的基因缺陷,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切位点突变和移码突变。血小板上有特异的血小板抗原系统。血管内皮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控制血管紧张性、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调节凝血和纤溶活性。一种蛋白激活酶C激活剂phorbolester,能刺激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有实验表明在内毒素诱导小鼠的早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组织因子的比例下降,会加速DIC 的发展。
另有实验证实,中药也能调节内皮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如丹参能够提高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合成活性且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它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相关物质来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蒲黄提取物可以通过增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活性和提高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生成,来抑制动物模型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血栓的形成。这些药物在未来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研究中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临床研究方面,近年来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了很大的进展,相继报道了数种少见的出血性疾病,如因子Ⅱ、Ⅴ、ⅦⅩ和Ⅷ缺乏、也发现了50 例血小板无力症(GT)。此外,发现了一类新型的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多为中等程度出血。次参粘多糖(SJAMP)不能诱导其血小板的聚集,但其他诱导剂均可以诱导血小板聚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为特征,血小板表面GP Ⅱ b- Ⅲ a、GPIb 和磷脂是产生自身抗体的主要靶抗原,还有1/3的靶抗原目前还无法确定,发现18.5%的ITP患者存在抗P-selectin自身抗体,提示炎症或感染引起的血管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了ITP 的病理过程。
在基因诊断方面,已经建立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用于血友病基因的诊断,包括家系分析和产前诊断。对于血小板无力症可以通过GP Ⅲ a 基因TaqI 多态性分析以及对患者家系的携带基因进行检测。这些技术有助于避免遗传性疾病患儿的出生。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在中国,血浆和血小板输注被广泛用于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对一些难治性ITP,用脾脏部分栓塞或脾脏内照射代替脾脏切除可达到治愈或持续缓解。
《中国医疗前沿》:您最近的最关注的研究课题是什么?
阮长耿:我最近比较关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机制以及治疗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目前据统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主导死因。动脉粥样血栓形成是一种流行和致命的疾病,动脉粥样血栓形成性疾病( 包括脑卒中、心梗和外周动脉疾病)构成了发达国家主要的死亡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不可预知)破裂(破裂或侵蚀),导致血小板激活以及血栓形成,它具有不可预知的、突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破裂或糜烂;引起血小板活化与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突然死亡等血管事件(动脉粥样血栓形成)。动脉粥样血栓形成性疾病正在成为全球性难题。